多措並舉精準施策 打贏脱貧攻堅戰——全國人大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多措並舉精準施策 打贏脱貧攻堅戰——全國人大常委會就脱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多措並舉精準施策 打贏脱貧攻堅戰——全國人大

新華社記者胡璐、侯雪靜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日前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國務院關於脱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在貧困地區培育主導產業,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壯大集體經濟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對落實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慢性病、地方病醫療救助的政策有何考慮?”專題詢問切中要害,國務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紮實。

採取精準措施確保產業扶貧獲得實效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庚茂提問:產業扶貧是脱貧的根本之策,但一些地方在產業發展上選擇項目雷同、組織化程度不高,存在一定市場風險。同時全國絕大多數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極少,難以帶動羣眾脱貧致富。在貧困地區培育主導產業,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壯大集體經濟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雖然經過上下共同努力,產業扶貧取得了積極進展,越來越多的貧困羣眾正在通過產業發展實現脱貧增收,但同時一些貧困地區也確實存在着在產業發展中同質化、產銷脱節、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與貧困户連接不緊密等問題。

韓長賦説,下一步農業部將指導貧困地區培育差異化比較優勢,打造區域公共品牌,生產適銷對路農產品,避免同質競爭,並幫助拓寬銷售渠道,特別是推動批發市場、經銷商、大型超市與貧困縣、鄉村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係。還將加快種養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培育,幫助引進能夠帶動貧困户的龍頭企業,圍繞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特別是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遴選適用當地的品種和技術,開展易學易懂易用的技術培訓。還將和財政部等部門配合,推廣股份合作、訂單幫扶、生產託管等帶貧模式,引導各地改變發錢發物的簡單幫扶方式,把財政補助資金折股量化給貧困户,讓貧困户在發展中能夠分享紅利。

對於絕大多數貧困村都缺少集體經濟收入,韓長賦認為,這是個普遍性問題,也是個難題。農業部考慮,下一步從四個方面來探索解決途徑,逐步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一是支持鼓勵貧困地區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體“四荒”地、果園等資源,集中開發或者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發展農業項目。二是支持鼓勵貧困地區利用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等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三是支持鼓勵貧困地區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利用閒置的各類房產設施、集體建設用地,以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方式發展相應產業。四是支持鼓勵貧困村利用集體房屋、政府幫扶資金、社會資助資金等,通過入股或者參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村企聯手共建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

進一步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水平

在農村,重大疾病、慢性病、地方病是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對落實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慢性病、地方病醫療救助的政策有何考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唐世禮的提問,引起現場人員的共鳴。

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解釋説,目前居民基本醫保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這三道保障線已經對農村貧困人口實現了全覆蓋,並實行了傾斜政策。其中,新農合對住院報銷的貧困人口的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大病保險對貧困人口在起付線、報銷比例、報銷封頂線上給予傾斜。在三道保障線的基礎上,對特殊貧困的家庭和人口,推動建立醫療兜底保障機制,通過補充保險、財政補助和社會救助進行兜底保障,明顯降低貧困患者的自付比例。貧困人口是在縣裏先住院後付費,在醫院這個窗口實行一站式結算,這樣出院以後,只交自己應付的部分,其他由醫院和保障機構去結算,有效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對此,民政部部長黃樹賢補充説,目前包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貧困人口在內的重點救助對象,政策範圍內的救助比例普遍達到了70%。全國已經有93%的地區建立了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這些地方的困難羣眾住院就診基本上實行了“隨治隨結、隨結隨走”。

研究建立生態補償促進脱貧攻堅

目前我國的主要重點生態功能區,有不少在少數民族地區。如何處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扶貧開發的關係,對民族地區來説意義極大,也難度不小。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仕民就此提問,國家在處理好少數民族地區的保護與發展方面將會採取哪些有力措施,使這些地區的農牧民能夠得到應有的補償,增強獲得感,從而實現保護與發展的雙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峯迴應説,一些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生存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貧困農牧民佔比也比較高,生態環境保護和扶貧開發任務繁重。為此,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把結合生態保護脱貧一批,作為“五個一批”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有關部門也結合推進生態建設、生態補償等各項工作,不斷加大生態扶貧支持力度。比如,在安排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中,都明確優先安排貧困地區建設指標和投資,並要求80%以上的退耕還林還草任務用於貧困地區。目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流域生態補償等方面,正在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政策體系和補償資金保障機制。

他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編制生態扶貧行動方案,在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生態管護、生態補償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對貧困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精準幫扶舉措,推進生態保護和脱貧攻堅更加有機結合。同時,加大貧困地區生態建設力度,投資計劃優先向貧困縣傾斜。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創新工程建設方式,鼓勵工程區範圍內建檔立卡貧困户積極投工投勞,提高貧困人口的參與度和受益水平。還將研究建立生態補償促進脱貧攻堅的有效途徑,推動健全省級財政對省以下轉移支付的制度,引導建立橫向補償關係,探索建立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並在生態功能區以縣為主體,整合轉移支付、橫向補償和市場化補償等資金,建立生態綜合補償制度,讓貧困地區農牧民在參與生態保護中獲得應有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