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堡壘"設在疏解整治最前沿

本報記者 王可心

"支部堡壘"設在疏解整治最前沿

懷柔泉河街道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一個項目設一個臨時黨支部。由街道黨小組和項目負責人、社區老黨員組成,把“堡壘”設在工作最前沿,關鍵環節有組織把着,關鍵時刻有黨員撐着,確保黨旗始終飄揚在項目建設第一線。

開牆打洞的治理項目正是其中之一。日前,記者探訪泉河街道濱湖社區,幾位居民正在跟社區的老黨員唸叨:“開牆打洞都封上了,住着算是安心了。”就在一個月前,這裏還是開牆打洞的重災區。因臨着迎賓北路,人流量較大,濱湖小區臨街一側的一層住户無一例外地對自家改造,在原本的牆壁上單開了門,改造成商鋪,或出租或自己經營,200米的距離大大小小的商鋪有48户。

“這是個老小區,房子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的,樓體比較老舊,開牆打洞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濱湖社區的負責人張冠羣説。可是,聽説要把店鋪封上,遇到的阻力不小。

“我們家就以這個小店為生,封上的話為什麼沒有補償款?”“我找不到店鋪,你們可不能封。”“我們家還有好多貨物沒賣出去呢,必須得等我賣完了才能封!”雖説封開牆打洞該支持,但大家都有着自己的顧慮。

工商部門的通知單剛剛下發到商户手裏,開牆打洞治理項目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們就開始一家一家地入户,瞭解居民的實際困難。聽完了居民的擔憂,臨時黨支部的黨員迅速行動。先是找來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集中給大家解答了政策上的疑問。緊接着,又找來了周邊地區的租賃信息,貼在宣傳欄上,商户如果有看中的地方,黨員們就幫着一塊去談。不僅如此,黨支部還在居委會協調了一處地方,暫時存放來不及清理的牌匾、冷櫃等物件。

“20號樓有一户人家比較特殊,既是住户也是商户,家裏的商品需要一點時間清倉。”為了讓商户儘快甩貨,臨時黨支部又奔走協商,相關部門同意在圍擋上開一個口子,甩完貨物後再封上。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開牆打洞全封上了,樓前騰出來的地方改成了花池,就等着植綠種花。周邊安靜了,環境也變好了,居民都很滿意。

這條街的開牆打洞治理結束,項目臨時黨支部就撤銷了,但黨羣連心室被保留了下來,每天都有黨員值班,幫着居民解決問題、反映意見。自行車棚子需要修理、居民缺個活動室、家裏房子需要出租……居民都能到黨羣連心室來提意見、尋幫助。“有了黨支部的堡壘作用,三年的治理任務,今年就有望全部完成。”泉河街道黨工委書記穆宗生信心滿滿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