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道教石窟:元代留給太原的背影

即使一些太原本地人也會把龍山、天龍山混為一談,因此説“龍山石窟”,很多人就會認為是“天龍山石窟”的縮稱。其實,天龍山和龍山是兩座山。天龍山原名“方山”,因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山中築天龍寺,以寺改名;而龍山夾懸甕山天龍山之間,山名由來不知,北齊清河四年(565年),成武帝曾以山名改晉陽縣為龍山縣。天龍山石窟,是始鑿於東魏、續鑿於北齊及隋唐的著名佛教石窟;龍山石窟,則是初鑿於唐、終成於元的我國規模最大的道教石窟。

龍山道教石窟:元代留給太原的背影

宗教意義上的石窟起源古印度遠僻的山林,但在古中國崇山峻嶺間創造出輝煌,成為接受敬仰和膜拜的宗教文化盛景。談論石窟,人們的話語會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等佛教石窟形成習慣性鏈接,而承載中國本土文化、體現民間樸素信仰的道教石窟,則很難成為話題。造成這樣的局面,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佛道自身教義的不同。佛教為“像教”,僧尼需觀像禪修,信眾求面佛跪拜,故佛教雕塑石窟甚眾;而道教秉持“道本無形”理念,以為信仰無須岸然道貌,但後來即領悟久無形象、不利傳播,也開始了塑像鑿窟。

元代在太原龍山開鑿道教石窟的宋德芳,就是這樣清醒有為的弘法者。

元人李道謙《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記述,宋德芳道號“披雲”,曾先後拜丘處機等道教全真三大宗師,“修道早有所成”。尤其他在山西一域傳教時不僅門徒廣眾,而且鑿窟建宮修觀,貢獻巨大,另一位元人王利用在《道行碑》中贊其“三燈傳一燈,一燈續三燈”,終成元代道教全真四大高道之一。

金興定六年(1222年),宋德芳跟隨丘處機赴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見到“日事攻戰”的成吉思汗,目睹丘處機以“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之論規勸成吉思汗“敬天愛民”,感受到道家濟世匡時的努力。而對自己的傳道修煉,又蒙丘處機指點“汝緣在西南”。西域歸來,宋德芳就循着師傅指引的方向,最遲在元太宗窩闊台六年(1234年)之前來到太原弘道。

肩負使命的宋德芳踏過晉陽故城的殘磚斷瓦,迫不及待地攀入西山內腹考察。他首先見到了巍然聳峙的蒙山摩崖大佛,隨後又見到了松柏掩映的天龍山佛教石窟,他應該駐足1500餘尊佛家石像前捻髯歎息。當宋德芳搜遍羣山的時候,終於在龍山之巔發現了塌圮的昊天古觀,道觀旁,竟有兩龕刻畫着宋人名字的道教石窟!那一刻,憂喜交織的披雲子臨風發誓,一定以“千峯獨步”之志鑿造石窟,“玄風一扇,比屋迴心”,3年內重振太原道教輝煌。

披雲子宏願立誓當然有現實政治社會背景作為支撐。蒙元一朝,對各類宗教採取自由流佈、兼容幷蓄的政治態度和優禮政策,各種宗教獲得恣情發展的珍貴歷史機遇。13世紀,波斯史學家志費尼所撰《世界征服史》説,成吉思汗對所有宗教持“不捨一種而取另一種,也不尊此而抑彼”的立場,“雖然選擇一種宗教,但多數不露任何宗教狂熱”。回溯元代太原宗教發展確實如此。蒙元統治者雖然對經營太原城闕沒有多大興致,還砍倒無數莊稼種草牧羊,但尊崇佛教的他們重修了北齊皇家佛教場所法華寺,新築了陽曲帖木兒佛塔等佛教建築,同時也放任宋德芳聚集資財、組織民力在龍山硜硜釺石,經年鑿造道教石窟。

忽必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道行之碑》,記載了宋德芳龍山鑿窟之功,稱其“歷太原之西山,偶抵一道觀,荒涼極目,乃向神遊時所見。拂拭石刻,有宋童二字。真人曰:宿緣無可逃者,留居之。曾不三年,輪換一新,遂為西州偉觀。”這段碑文,強調了宋德芳與太原城的“宿緣”,記述了他在此創造中國道教石窟“偉觀”的非凡歷程。

宋德芳後龍山石窟達到8窟66尊造像的規模。第1窟為虛皇龕,其內元始天尊坐像面容清癯;第2窟為三清龕,有雕像15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結跏趺坐;第3窟為卧如龕,安卧之像傳為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或宋德芳本尊;第4窟為三天師龕,雕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子張衡、孫張魯像;第5窟為玄真龕,雕有唐時飛昇成仙的玄真子張志和;第6窟為七真龕,雕有“全真七子”像;第7窟為披雲子自贊龕,雕刻了宋德芳及弟子秦志安、李志全論道場景,另有著名的“婦人啟門”聽講造像;第8窟為三皇龕,應為神農、伏羲、黃帝造像窟。從洞窟藝術風格看,後人盛讚龍山石窟雕琢技術奇特,人物造像面形方圓,身形衣飾線條洗練,整體風格簡約粗獷,散逸出濃郁的生活意趣。

披雲子宋德芳率眾自元太宗六年(1234年)山頭動釺,自次年龍山石窟即大部告竣,又過了1年,殘破的昊天觀也重修落成。就在松風明月的龍山道觀內,宋德芳與門徒啟動了蒐集、刊印道教經書的浩繁工程,並在6年後編校成“三洞三十六部之零章,四輔一十二義之奧典”的道教重要典籍《玄都道藏》。太原龍山也在這個時期成為北中國最為重要的道教活動區,確立了其在中國道教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令人喟歎的是,盛極一時的太原龍山隨元滅再度陷入沉寂,鐘磬之聲久而難聞。戰亂之中,龍山石窟中精美的石像頭顱也大多割盜,至今難覓其蹤。幾頁風雲散去,龍山石窟,遂成元代留給太原凝重的背影。

馬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