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件道具件件較真兒 民族歌劇《金沙江畔》首演

800件道具件件較真兒 民族歌劇《金沙江畔》首演

昨晚,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在大劇院歌劇廳首演亮相,指揮家張國勇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王凱、王喆、劉珊、關致京等青年歌唱家,共同唱響了極具民族風情的激昂旋律。該劇由著名導演廖向紅執導,作曲家雷蕾作曲,劇作家馮柏銘、馮必烈任編劇。歷時三年,穿越峽谷與雪山,《金沙江畔》的主創團隊沿着當年紅軍長征的路線,在康巴藏區收集了眾多珍貴的一手素材,為這部作品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藏區採風帶來濃郁民族風

歌劇《金沙江畔》改編自紅軍作家陳靖的同名小説,講述了紅軍先遣團在團長金明的帶領下渡過金沙江,以嚴明的紀律和民族政策消除了藏族姑娘卓瑪對紅軍的誤會,並因贏得藏區土司桑吉的信任而成功借道,使紅軍主力得以繼續北上的故事。不同於許多曲高和寡的西洋歌劇,《金沙江畔》中詠歎調的旋律朗朗上口,極富民族風情又格外具有感染力。

“廣義上來講,民族歌劇就是中國人的情感、故事、語言,要讓中國觀眾更容易感受到民族的文化。”作曲家雷蕾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在採風時蒐集了大量的音樂資料,這種民間音樂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在歌劇中用了很多風格濃郁的康巴藏族的音樂素材,包括當地人傳唱的一些小曲,這些最珍貴最閃光的音樂,是靈魂一般的存在。”其中最打動她的,莫過於雲南省迪慶文工團副團長達摩魯卓唱給她聽的一曲當地的歌謠,“那是他童年的記憶,是母親在地裏幹活兒時唱的康巴民歌。我把它加以發展,獻給了正直、勇敢、美麗的卓瑪公主。”

從小説到評劇再到電影,《金沙江畔》是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家莫言來到了昨天首演的現場。“這一版歌劇的故事情節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人物塑造也十分豐滿,有些唱詞非常有文采。”莫言説,“在音樂上聽得出雷蕾老師下了很多功夫,融入了中國傳統的音樂元素,特別是後半場的唱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是一部有中國特色的歌劇,能把主旋律題材寫得這麼飽滿是值得慶賀的,它讓我們回憶起了曾經的崢嶸歲月。”

極致寫實還原長征

在昨晚的首演中,相信除了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婉轉悠遠的歌聲,觀眾們都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了《金沙江畔》磅礴壯觀的舞台設計。從崖壁高聳、遠山巍峨的金沙江兩岸,到大火焚盡的金沙城;從佔據萬仞絕壁的土司官寨,到茫茫無垠的雪山草地……每一次幕布升起,就是一個新的天地。

據介紹,《金沙江畔》的設計圖有三百多張,佈景項目有五十三塊,換景的體量之大、難度之高不難想象。在採訪時,記者發現歌劇廳偌大的後台完全被擠滿了,連經驗豐富的換景師傅都不住地感慨,“真沒見過這麼大的景。”本劇的舞美設計丁丁介紹道:“因為佈景很多,很容易衝突和打架,我們基本上使用了大劇院所有的空間,連台倉都用上了。最難的換景應該是從土司廣場換成尾聲的草坡,從室內換到室外,兩側的風馬旗要升走,大台階要撤走,升降台歸零,後面的草坡推上來,幾乎整個舞台都在動。我們和舞台監督一起做了很多次練習,嘗試着把時間降到最低。”

與編曲一樣,為了能最大限度地還原紅軍長征路上的所見所聞,《金沙江畔》的舞美團隊也去了藏區採風,舞台的佈景都取材於當地真實的地理風貌。

除了觀眾們肉眼可見的換景,全劇近八百件道具,甚至連觀眾不會留意到的船槳和信紙,都是有據可循的。《金沙江畔》劇組對細節的考證和還原幾乎到了“較真兒”的程度。“紅軍划船的船槳來自於金沙江畔的雕塑,他們的旗子和武器,我們也都進行了做舊處理,因為那時紅軍的供給差,環境又惡劣,沒有那麼好的條件。”道具設計金繼峯説,“卓瑪給桑吉寫信用的就是藏紙,為此我們專門請教過老師,信上的字也是他寫的。還有金秀和老譚的孩子最初是用南方的布來包裹,金秀死後,孩子留在藏區,裹他的布料就有了藏族的特色,外面是金色的哈達。”服裝設計宋立也同樣考證了西藏多個地區的藏族服飾,從主要人物桑吉、卓瑪到合唱團中的每一個成員,所有的服裝都來源於康巴地區毗鄰金沙江一帶藏民的真實穿着。

今晚,歌劇《金沙江畔》將由王澤南、王麗達、陳冠馥、黃延明、張卓等另一組歌唱家領銜登台。該劇的本輪演出將持續至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