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超人2》 依然沒跳出"問題媽媽"的套路

徐顥哲

《媽媽是超人2》 依然沒跳出"問題媽媽"的套路

上週,在芒果TV播出三個月的明星育兒真人秀《媽媽是超人2》迎來收官。四個媽媽——拼命做賢妻良母的伊能靜、女兒三歲自己卻仍是“巨嬰”的包文婧、不願放手又溺愛孩子的馬雅舒以及相對正常的“二胎”媽媽胡可,帶着自家孩子組成了《媽媽是超人2》團隊。節目的衝突性相比第一季得以加強,但和第一季幾乎相同的人物線設置,不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其實從第一季開始,觀眾就對董潔、梅婷等媽媽的人物設置多有不滿,對她們的育兒觀念也是意見多多。從第二季的情況看,節目並沒有吸取教訓,繼續走老路子。用一個超人媽媽(第一季中的冉瑩穎、第二季中的胡可)帶動三個問題媽媽,來宣揚母親這個角色的重要性,顯得不夠明智。這也使得一整季的節目下來,節目名字中的“超人”二字顯得有些反諷:媽媽真不是超人,只是為了孩子不得不成為超人。

這一季的《媽媽是超人》自從播出後,節目中的話題就屢屢成為熱點,比如伊能靜自打耳光、包文婧大哭、馬雅舒潔癖等。但爭議也隨之產生,一個明顯的質疑就是節目中的媽媽在“奇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和三歲女兒一起哭的包文婧,現實中有,但在節目中被放大了;擁有兩個混血萌寶的馬雅舒,為了孩子的安全,竟然撤去客廳傢俱,將孩子控制在自己身邊,令人瞠目結舌。

兩季《媽媽是超人》如同一面放大鏡,在聚焦媽媽羣體的同時,也將每一份瑣碎與不易悉數呈現。節目中的幾位媽媽,基本代表了中國如今的媽媽類型。女明星們在承擔母親這個角色的時候,所要面臨的驚惶、擔憂、幸福和困惑,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問題的本質是,育兒是一門學問,比起一味地呈現問題,如果能展現媽媽們如何解決問題,可能是觀眾真正關心的。但遺憾的是,《媽媽是超人2》對婆媳問題、巨嬰媽媽等都以一種温和、含糊的態度呈現,對媽媽們艱辛複雜的心境,並沒有深入探討。

儘管在主要情節線上沒有質的突破,但本季《媽媽是超人》透過媽媽視角看爸爸家庭責任的思路,還是值得肯定的。一直有着好老公形象的沙溢,其實並不理解胡可帶孩子的辛苦,胡可在節目中的一句“工作和家庭不難平衡,丈夫理所當然的態度才讓我痛心”,值得所有年輕爸爸們深思。而節目中伊能靜除了要照顧小寶寶,還要照顧“大寶寶”——小她十歲的丈夫秦昊,也令人感慨她的不易。《媽媽是超人》如果未來能在“父愛缺位”這一話題上再做深一些,相信節目的質感會更上一層樓。

幾年前《爸爸去哪兒》開創萌娃綜藝風潮,儘管遭遇去年“限娃令”的影響,該類節目由電視台轉為網絡平台播出,但不可否認的是,當看着綜藝節目長大的80後、90後逐漸為人父母,親子類節目依然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作為一檔“綜N代”節目,《媽媽是超人》如何走出強衝突、套路化的製作思路窠臼是最為重要的,畢竟節目中親子關係背後凸顯的,其實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父母和孩子,必然是一同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