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爛尾",這鍋媒體背不了

近日,有讀者質疑當地媒體“專報假新聞”,稱其保存的當地1998年到2016年的2000多份報紙中,不少多年前報道的工程項目、交通設施道路等,至今沒有落實,並質問:記者為什麼要幫助官員給老百姓畫餅充飢呢?

"規劃爛尾",這鍋媒體背不了

這名讀者的來信得到了當地報業集團的回覆,大意是,媒體發佈的是政府規劃,這些新聞的來源渠道權威,並不是道聽途説,不能把這些規劃沒能實施的賬算到媒體頭上。道理並不難懂,媒體有報道的責任,但當初這些規劃都是地方相關部門作出的,現在能否兑現,不是媒體可以左右的。

雖然這名讀者的矛頭對錯了人,但其反映和揭示的問題其實很值得深思。很多地方規劃沒能兑現,是因形勢變化而擱淺,還是本身條件不成熟,值得探究。而且,地方相關部門有責任給公眾一個解釋。

事實上,類似的地方規劃“爛尾”現象,並不鮮見,背後的成因也比較複雜,有的是“新官不理舊賬”,後任為了自己的政績,另起爐灶,讓前任的規劃擱淺;有的是作出規劃前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所以難以實施;有的則可能是明知沒有可行性,純粹為了好聽和政績,先把事情大肆宣揚出去。

不管真相為何,此番事件都提醒一些地方,要儘可能避免規劃“爛尾”。這就需要地方在進行公共決策時多一些科學審慎,多徵求民意;需要建立健全官員考核機制,實行決策終身負責制,保證地方政策、規劃的延續性與穩定性。同時,政府部門要避免竭力給百姓“畫餅”,然後“雷聲大雨點小”或者虎頭蛇尾,這不僅不能真正給百姓帶來民生實惠,而且本身也是在透支形象與公信力。對無法兑現的民生承諾,相關部門要給百姓一個説法,這是對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的尊重和落實,也是地方相關部門的責任和義務。

不得不説,上述新聞中讀者的較真精神很值得稱讚。正是有這樣的讀者和民眾,對媒體、對地方進行監督,媒體才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的報道負責,而地方才能更加感受到輿論監督的壓力,更注重今後決策和規劃的科學、長遠以及落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