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觀眾"浸入式"體驗

帶給觀眾"浸入式"體驗

圖為《他她它》劇照。

在極具金屬質感和迷幻感的電子樂和鼓點中,巨大的黃色擴音喇叭和一方鮮紅的台階,在舞台上兀自相對,空空旋轉,一圈接一圈。台階上魔術般出現了七位身着糖果色橡皮質地西裝和晚禮服的男女。濃眉浮粉的粧容,誇張的肢體動作,支離破碎的詞語如同發生故障的播音……

這就是今年“柏林戲劇節在中國”的首演劇目——《他她它》的亮相。

“柏林戲劇節”是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創辦於1964年,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作為德語區規模最大的戲劇盛事,每年5月,都會見證十部年度“最值得關注”德語戲劇的誕生。

“最值得關注”這一極具包容性的標準,為德語戲劇的思辨性、創新性、當代性留下了充分的生長空間——選出的作品並不意味着就是“最好”,但一定是特徵最鮮明、在探索上走得最遠的,展現了戲劇的多樣性和表達的多種可能。

為了將德語戲劇的前沿探索和發展趨勢呈現給中國觀眾,促進中德戲劇的互相借鑑和交流,2016年,“柏林戲劇節在中國”項目開始啟動。由中德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從上一年度的“最值得關注”戲劇中挑出一部分,登陸中國。考量的因素包括戲劇選題、美學、劇場和社會的關係、文本與形式的關係、中國觀眾的文化背景與興趣等各個方面。

首屆入選的三部作品《共同基礎》《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等待戈多》就一炮打響,併成為中國國家大劇院2016國際戲劇季的重頭戲。德語戲劇形式的先鋒性,冷峻嚴謹的哲學意味,“戲劇構作”以及非營利性的劇院演出等創作制度,一度成為中國戲劇界的熱議話題。

今年到來的兩部戲劇,同樣繼承了先鋒氣質,於夏季降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他她它》和《國家劇院的絆腳石》完全是反方向的探索,呈現出兩種“極端”。前者將導演的個人風格發揮到了極致,沒有情節,沒有結構,甚至可以説沒有台詞,充滿了主觀性和象徵意味;後者則對客觀現實的遵循到了極致,作為文獻劇,劇中所有人物、情節、台詞均嚴格按照真實檔案進行。兩種極端的對比,使今年的戲劇節充滿了張力。

“別管字幕,德國人也聽不懂台詞!”《他她它》開場前的導賞,對觀眾提出如此“忠告”。

戲劇所描述的,是“存在和語言的關係”。該劇改編自奧地利作家康拉德·拜耳的作品,將它搬上舞台的,則是素有“鬼才”之稱的德國著名導演赫伯特·弗裏奇。弗裏奇和康拉德深深意識到了詞語自身的限制和它所製造的表象。無意義的台詞正是整部劇的意義出發點:在缺失、延宕、有限中表達“存在”。

整齣劇對“存在”和“語言”之間阻滯狀態的描述,體現在演員和道具之間。演員沒有名字,沒有故事,只是“存在”的種種幻影。他們尖叫、高歌、偷笑、碎碎念、自我解嘲。破碎的語言從他們口中説出,自成他們各自的獨立世界。當他們一次次遭遇表達困頓時,比如,奔錯方位而被喇叭撞倒,雜音的干擾,甚至無比尷尬地吞嚥話筒頭,令人心疼又忍俊不禁。

音樂亦是一種表達實驗。舞台上的電子樂器伴奏,在演出過程中,甚至會刻意用一些演奏的錯誤,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最終的音樂效果,和康拉德偏離慣常語言形式的文本一樣,讓人感到瘋狂。荒唐瘋狂的演出冒險之中,有着笨拙又堅韌的精神內核,一種不放棄的好奇心和勇氣。劇評人安妮説,“它用最娛樂的方法促使我們去做最嚴肅的思考。”由於演出場次有限,這齣劇目一票難求。

《國家劇院的絆腳石》取材自德國巴登州卡爾斯魯厄國家劇院的員工檔案,重現了反猶太人和解僱左翼自由主義戲劇家的黑暗歷史。“絆腳石”是10釐米見方的黃銅“磚塊”,用以紀念納粹大屠殺的遇害者,上面刻着被害者的姓名、職業、生卒日期等信息,通常鑲嵌在他們生前最後一處住所門前的路上。這個項目,於1996年由德國藝術家貢特·德姆尼西倡議併發起募捐,至2015年1月27日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到來時,德國全境鋪設的絆腳石已逾5萬塊。

戲劇帶給觀眾強烈的“浸入式”體驗——舞台上,4名演員和幾十名觀眾一起,圍繞大桌子坐了一圈,親密無間。桌子上擺着為創造此劇所蒐集的所有資料——信件、剪報、文件、照片……以及幾塊絆腳石。部分資料還翻譯成了中文,可以隨意翻看。演出中,不時有演員跑到觀眾席的後方,整個劇場都是演出空間,也都是觀看空間。

不過,更打動中國觀眾的還是該劇的內核。“德國戲劇人的責任感,使得表演、形式、風格……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演出結束後,表演藝術家藍天野發出這樣的感歎。而作家、編劇萬方甚至認為這部劇“力量勝過《辛德勒的名單》”。

據德國戲劇協會統計,德國共有143家國立、市立劇院以及218傢俬人劇院,各地大大小小的戲劇節有70多個。這個國家對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的青睞可見一斑。

“德語戲劇近年來華頻繁,已在中國觀眾中積澱下堅實基礎,大家對德語戲劇的奇絕形式、深雋主題早已稱讚有加。”劇評人奚牧涼認為,但正因劇團眾多,水平難免有高下,“柏林戲劇節在中國”不啻為中國劇迷們亮起了指路明燈,使人們“對德語戲劇開始形成系統性的認識”。

除了演出,本屆“柏林戲劇節在中國”主辦方“吳氏策劃”還安排了導賞、演後談、工作坊等活動,增進兩國戲劇家合作交流,也讓中國戲劇迷有機會與德國戲劇人深度對話。相信在不斷互動中,我們對戲劇的認識會不斷髮生增減、變形、異化和同化,而戲劇的魅力也會隨着每一次變化愈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