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積極承擔打擊食品謠言的責任

苑廣闊

企業應積極承擔打擊食品謠言的責任

24日,中國食品闢謠聯盟“亮劍網絡食品謠言”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中國食品行業正式向“網絡謠言”亮出法律之劍。作為首家支持聯盟倡議的企業,金龍魚發佈具體行動計劃,將懸賞1000萬追討網絡謠言黑手,並出資3000萬設立“打擊網絡謠言”專項基金。(5月25日《北京青年報》)

有統計數據顯示,涉及食品安全的“舌尖上的謠言”已佔到整個互聯網虛假信息的45%。這顯然是因為現在公眾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一些人或者為了賺取眼球、博取點擊率,或者是為了排擠和打擊市場競爭對手,喜歡圍繞食品安全問題來杜撰和捏造謠言。這些打着“食品安全”幌子的謠言不僅給相關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削弱了政府公信力,而且挫傷了公眾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任,給人們帶來極大的“食品安全焦慮”,甚至由此造成非常惡劣的國際影響。

就以今年為例,先後出現的紫菜謠言、粉絲謠言,都給相關企業和行業帶來極大的衝擊,社會影響極為惡劣。然而以往每次爆發食品謠言,不管是公眾還是相關企業,都在呼籲政府加大對食品謠言的打擊力度,卻很少有人會想到,企業本身也應該在狙擊和遏制食品謠言方面積極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説,如果企業能夠採取實際的行動打擊侵害自身利益的食品謠言,因為相比於政府部門工作流程短,程序少,效率可能會更高,對製造和傳播謠言者帶來的震懾力度會更大。

企業雖然沒有執法權,不能直接對製造和傳播謠言者採取措施,但可以把自己蒐集到的證據、查找到的線索提供給政府相關部門,提高職能部門打擊食品謠言的效率和力度。而且,對於那些證據確鑿的網絡食品謠言,企業完全可以採取法律手段維權,把製造和傳播謠言者告上法庭,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懲治謠言的製造者和傳播者。

政府對謠言的打擊需要各種資源的投入,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在這次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新聞發佈會上,作為深受食品謠言困擾和傷害的金龍魚,不但直接懸賞1000萬元追討網絡謠言的幕後黑手,而且出資3000萬設立“打擊網絡謠言”專項基金,這無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只有當企業有決心,也有行動的時候,才能真正讓製造和傳播謠言者感到害怕,才能狙擊謠言的傳播。

我們不管造謠者的目的是惡作劇,還是為了抹黑自己的競爭對手獲利,但他們最怕的就是遭受謠言損害的一方動真格,因為一旦對方動了真格,自己輕則要作出道歉和賠償,重則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所以對付“舌尖上的謠言”,除了積極闢謠之外,還要積極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讓對方付出法律代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