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財富報告 中國上億資產人有多少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百萬富翁人數僅排在美國之後。近日,《2017年胡潤財富報告》出爐。在《胡潤財富報告》中,詳細統計了中國擁有600萬資產、千萬資產、億萬資產和3000萬美金資產國際超高淨值的家庭數量和地域分佈情況。

胡潤財富報告 中國上億資產人有多少人

在《2017年胡潤財富報告》中,中國大陸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每1.4萬人中有1人是億萬富豪。香港是高淨值人羣最密集城市,每34人中就有1人是千萬富豪,其次是北京,每83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前五大高淨值人羣最密集城市中還有台北、澳門和上海。深圳、杭州、廣州、珠海和寧波均在前十之列。

根據《2017胡潤財富報告》統計,中國擁有600萬資產的家庭總財富達125萬億,是中國全年GDP的1.5倍,其中中國大陸佔八成。從區域分佈來看,中國25個城市的600萬資產家庭數量突破2萬,其中13個城市的600萬資產家庭突破5萬。上海600萬資產家庭數量首次超越香港。

胡潤財富報告 中國上億資產人有多少人 第2張

截至今年1月1日,根據《2017胡潤財富報告》統計,中國600萬資產家庭數量已經達到460萬,比去年增加27.4萬,增長率達6.3%,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達到161萬;擁有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86萬,比去年增加14.7萬,增長率達8.6%,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94.8萬。

《2017胡潤財富報告》統計,擁有億萬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2.1萬,比去年增加1.2萬,增長率達10.5%,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7.1萬;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7.9萬,比去年增加8,300户,增長率達11.8%,其中擁有3000萬美金可投資資產的“國際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4.8萬。胡潤表示:“高淨值家庭增長速度比GDP快。”

大陸地區省市中,北京擁有最多600萬資產家庭、億萬資產超高淨值家庭和3000萬美金國際超高淨值家庭,而廣東擁有最多千萬資產高淨值家庭。

大陸的千萬高淨值家庭中,企業主佔到了55%,其60%的資產都來自企業,他們擁有180萬的可投資資產(現金及部分有價證券),20萬以上的車和價值200萬以上的住房。另外,金領(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高層人士)佔比20%、炒房者15%、職業股民10%,他們基本上都擁有相當比例的現金、證券或股票,以及價值不菲的房產和汽車。

相關閲讀: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外媒稱,中國經濟上半年的穩健增長讓許多人感到意外,而8月份即將發佈的一系列數據預計顯示,儘管政策趨緊,中國經濟仍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並且有望把這種勢頭延續到今年底。

路透社9月4日報道,由於全球需求上升促進了中國的出口,而且國內消費升温有助於緩解決策者努力削減債務和給房地產市場降温等措施對經濟的衝擊,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上半年的增長率回升至6.9%。

報道稱,這個增長勢頭讓大部分中國觀察人士感到意外,先前對中國經濟可能陷入嚴重衰退的擔心如今已煙消雲散。

據路透社對一些分析人士的採訪,8月份的一系列數據將在未來幾周陸續公佈,很可能支持市場有關中國經濟增速僅會比上半年稍稍放緩的預期。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將承受金融形勢趨緊的影響。

從整體上看,8月份的系列數據應該能夠支持一些專家的樂觀預測。

報道稱,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數據給世界貿易提供了動力,不過由於美國的保護主義日益升温以及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加劇,今年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也在提升。

中國上週發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表現搶眼,顯示製造業在8月份繼續保持強勁勢頭,與此同時中國需求上升推高了鋼材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價格,有力支撐了全球經濟增長復甦。

報道稱,現在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到今年底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只會稍微放緩,可以輕鬆超越中國政府預定的2017年約6.5%的增長目標。

在一段令人驚訝的穩定增長時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連續5個季度實現加速或穩定增長,這種情況至少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尚屬首次。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6日報道,受政府加強削減過剩產能舉措導致的商品價格復甦的驅動,中國國有企業的利潤今年強勁反彈

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今年為中國經濟帶來意料之外的強勁增長,並且刺激了建設活動。

報道稱,中國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財政開支也相應增加了對於煤炭和金屬等基本商品的需求,這些都是國有企業主導的領域。

根據政府公佈的數據,工業國有企業的利潤在2017年的前七個月同比激增42%,去年全年的這一數字僅為3%,2015年這一數字為21%。

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説:“利潤的增加幅度是驚人的,特別是對於上游部門來説。但是這種增長反映了經濟的週期性力量。”

凡註明“來源:參考消息網”的所有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