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是物質要求?

常年集聚北京中山公園相親角的老人家,大概未曾料想過一份由他們整合的資料會在今天的互聯網世界掀起血雨腥風——“中國式相親價目表”。

我仔細拜讀了這份時下最流行的價目表,看的時候覺得可以套用《雙重職業》中“斜槓青年”(指某個人羣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而選擇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概念,延伸為“斜槓相親”——一種不再滿足於相親對象是否外形閤眼、性格合拍的見面,而是對相親對象的家庭背景/户籍/房產/車產/學歷/收入等多項指標進行考核的複合式判斷。

中國式相親是物質要求?

當完整鮮活的適齡青年被壓縮成一張張平面長條清單,彼此對照評分標準逐一畫勾,全中的那張紙就是滿分伴侶?

嫁的好與不好,這個標準誰決定

女性視角來看,在相親環節明面亮出或心中暗列一張明碼標價的表,是借這些物質硬件傳達自己對伴侶、婚姻、生活的不將就。

説到底,是圖個嫁的好。

不過,轉念一想,嫁的好不好,僅以物質籌碼就能為基準嗎?如果贏得身家價碼的代價是犧牲愛情呢?物質和精神的此長彼消,究竟是對婚姻的要求,還是妥協?

重申一下,婚姻是嫁娶這個瞬時性動作和生活這個延續性動作的整合。我無法理想主義的説出激情與熱愛是美滿婚姻的全部,但婚姻的幸福感至少十之有半是從豐富的愛情中衍生的資產。精神的富足和賬户末尾“0”的個數孰重孰輕,不該以父母、朋友、社交圈的標準衡量,只能是身在其中的你自己感受。

算計的心思,還得投資給自己

從相親價目表中不難看出,每個人的理想對象都是與自己匹配的優秀人才。既然你不愚,他自然也不會傻。精明的人,哪怕揹着他輕聲撥動小算盤,都是瞭然自知的。常年穿梭現實社會,絕大多數人對於明確強烈的功利心和目的性,都會反感排斥。不妨把耗在如何“飛上枝頭”的心思投資給自己,畢竟打磨裝扮自己是件和工本掛鈎的事。

《我的前半生》近來大火,我很欣賞的氣質女星袁泉時隔三年復出參演,因貼合女主角唐晶獨立的職場女精英形象而備受好評。記得在亦舒的小説原著中,唐晶曾對閨蜜子君説:“我到這種年齡還在挑丈夫,就不打算遷就了,這好比買鑽石手錶——你幾時聽見女人選鑽石手錶時態度將就?”

中國式相親是物質要求? 第2張

延伸來理解——選鑽石手錶需要口袋充裕才能隨心所欲。同理,想要隨意挑選鑽石男也要自己條件足夠好。

手持流程化評分單,不如拿回愛的號碼牌

可能是工作繁忙,無暇與異性相處;也可能是生活瑣碎,不願在情感中周旋;甚至可能是迫於父母催婚的壓力,決定快速創建家庭……人們有些偷懶式地羅列出嚴謹理性的條框,將婚姻構建在這些一時一地的價值觀上。可惜,這個審核過程未免太過機械乏味,與荷爾蒙分泌的吸引和悸動毫無關聯。

在我看來,“中國式相親價目表”也好,“中國式相親鄙視鏈”也罷,都是社會發展形態下順勢爆發的產物。它們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愛情觀,但這種強烈激盪的後續餘波,也會提醒人們重視和迴歸主流婚姻價值——因愛結合。

中國式相親是物質要求? 第3張

伴侶是愛人,而非貨品;婚姻是結合,而非交易。明碼標價的物質條件像堅硬獨立的磚石,若無像水泥般交融黏合的情感,不足以支撐起穩固的幸福保障。

關於另一半,他該是讓你心動後,接觸下來發現彼此合適的人;而不是經多方權衡、利弊分析後,覺得還不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