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之美不由年齡、身份定義

女性之美不由年齡、身份定義

在現代生活中,有着諸多對女性的祝福語,“美麗”是個高頻詞,其次是“年輕”。作為一箇中年女性,我無法否認,對這兩個詞越來越敏感。

最近被頻繁刺激。那天我和同事一起外出吃飯,店員是個小姑娘,很殷勤地端茶倒水,遞了一杯給同事説“姐姐喝水”。我正想誇姑娘嘴甜,她又遞了一杯給我説“阿姨別燙着”。我接水的手抖了抖。

近期還有一個改變。我們都知道社交媒體上的廣告推送是因人而異的,算法會根據你的網絡畫像給你推薦。我最近的網絡頁面上,增加了不少“熱瑪吉”“光子嫩膚”之類的醫美廣告。不由得高度懷疑,算法發現我這個年近半百的中年大媽,到了該“提拉緊緻”的時候。

這些還不夠,身邊人也對我“下手”了。就在剛才,我正寫稿,同事過來拍張“女員工節日工作照”,拍完以後突然感歎一句:“馬青,你明顯老了”。嘩啦啦——玻璃心碎了一地。

最近網絡流行一個“重返青春”的濾鏡。在視頻裏,幾乎每一個使用濾鏡的人,都在濾鏡與現實的對比中體會情緒驟變——先是發現皺紋消失,膠原蛋白重現,不由得開心大笑,然後笑容慢慢收斂,眼裏流露傷感,直至最後失聲落淚。

這個濾鏡像一道被嚴重壓縮的時光通道,通道那頭,是回不去的青春。這個濾鏡以最直白的方式,展示着時間的殘酷,“沉思往事殘陽裏,只道當時是尋常”。

然而,若逝去的歲月裏才有最美的模樣,那麼,再過三十年回首今日,是否也會生髮同樣的感慨?再過三十年——若我能活到,當我七十八歲雞皮鶴髮的時候,回看今日這張“節日工作照”,會不會覺得此刻正在工作的我,一切都還剛剛好?什麼是最美的模樣?應該就是此時此刻的你我,或者説,是每時每刻的你我。

美,不由年齡定義。雙十年華固然青春無敵,但八十五歲女演員吳彥姝在屏幕上依然可以魅力無邊。我八十二歲的老母親雖然沒有那般風姿,但在我看來,她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堅持閲讀的樣子也很美。同事曬自己九十歲的老母親每天還在臨帖寫毛筆字,人與字同美。

美,也不由身份定義。實驗室裏的女科學家做研究的樣子很美,講台上的女老師講課的樣子很美,公交車上的女司機開車的樣子很美,體育場上的女運動員奔跑的樣子很美,課桌前的媽媽輔導孩子的樣子很美,醫院裏的女醫生為人看病的樣子很美,警局裏的女警察處理工作的樣子很美,學校裏的女學生做功課的樣子很美……。

美,甚至不需要以照片為記,也可以在記憶中流淌。比如,我的外婆沒有留下任何年輕的影像,但每當媽媽講述過往時,我便能看到一個温柔和善的身影,她會把家裏僅有的一斤糖留下來送給村裏生病的孩子,她會以最樸素的觀念,教導自己的孩子學會愛。

我也沒有見過我四姨年輕時的照片,但我知道她在生了兩個孩子以後,白天上班,晚上一邊帶娃一邊自學,成功地考取了會計證,最後當上了一名優秀的審計師。我更不知道我姑姑年輕時的樣子,但我知道她從知青返城後,努力工作,後來成為家鄉羽絨廠的廠長,帶領工廠起死回生。

我想對所有女性朋友説,祝你永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