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礬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

白礬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Bái Fán

【別名】 石涅(《山海經》),礬石、羽涅(《本經》),羽澤(《吳普本草》),涅石(《山海經》郭璞注),礬石(《本草經集註》),理石(《藥性論》),白君、明礬、雪礬、雲母礬、生礬(《綱目》)。

【來源】 為礦物明礬石,經加工提煉而成的結晶。

【原形態】 明礬石(《石雅》) 三方晶系。晶形呈細小的菱面體或板狀,通常為緻密塊狀、細粒狀、土狀等。顏色為無色、白色,常帶淡黃及淡紅等色。條痕白色。光澤玻璃狀,解理面上有時微帶珍珠光,塊狀者光澤暗淡或微帶蠟狀光澤。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平行不完全。斷口晶體者呈貝狀;塊體者呈多片狀、參差狀,有時土狀。硬度3.5~4。比重2.6~2.8。性脆。常為鹼性長石受低温硫酸鹽溶液的作用變質而成,多產於火山巖中。

【製法】 採得後,打碎,用水溶解,收集溶液,蒸發濃縮,放冷後即析出結晶。

【性狀】 為不規則的結晶體,大小不一。無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細密縱稜,有玻璃樣光澤。質硬而脆,易砸碎。氣微,味微甜而澀。以色白、透明、質硬而脆、無雜質者為佳。易溶於水或甘油,不溶於酒精。水溶液顯鋁鹽、鉀鹽與硫酸鹽的各種反應。產甘肅、安徽、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炮製】 白礬:揀淨雜質,用時搗碎。

煅白礬(又名枯礬):取揀淨的白礬,置砂鍋內加熱溶化並煅至枯乾,取出,剁塊。

《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凡使白礬,須以磁瓶盛於火中煅,令內外通亦,用鉗揭起蓋,旋安石蜂窠於赤瓶之中燒,蜂窠盡為度,將鉗夾出放冷,敲碎,入缽中研如粉後,於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卻以紙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每修事十兩,用石蜂窠六兩燒盡為度。”

【性味】 酸澀,寒。有毒。

①《本經》:“味酸,寒。”

②《吳普本草》:“扁鵲:鹹。雷公:酸,無毒。”

③《藥性論》:“澀,涼,有小毒。”

【歸經】 入肺、脾、胃、大腸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雷公炮製藥性解》:”肺、肝二經。“

②《長沙藥解》:”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 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痺,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脱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①《本經》:”主寒熱泄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

②《別錄》:”除固熱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③《藥性論》:”治鼠漏,瘰癧,療鼻衄,治齆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痺。“

④《日華子本草》:”除風去勞,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風失音,疥癬。和桃人、葱湯浴,可出汗。“

⑤《本草衍義》:”火枯為粉,貼嵌甲,牙縫中血出如衄者,貼之亦愈。“

⑥《本草蒙筌》:”禁便瀉,塞齒疼,洗脱肛澀腸。敷膿瘡收水。“

⑦《醫學入門》:”治耳卒腫出膿,目赤,目翳,胬肉,口舌生瘡,牙齒腫痛出血,歷久碎壞欲盡,急喉風痺,心肺煩熱,風涎壅盛,作渴泄痢。兼治蛇蠍、惡犬、壁鏡、驢涎,馬汗毒傷。“

⑧《綱目》:”吐下痰涎飲磷,燥濕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蝕惡肉,生好肉,治癰疽疔腫,惡瘡,癲癇,疸疾,通大小便,口齒眼目諸病,虎犬蛇蠍百蟲傷。“

⑨《醫林纂要》:”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