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大全》瓜蔞的記載:瓜蔞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商品中有皺皮瓜蔞(仁瓜蔞)光皮瓜蔞(糖瓜蔞)兩種。

瓜蔞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栝樓、糖瓜蔞、瓜蔞。

來源:為葫蘆科草質藤木植物瓜蔞和雙邊瓜蔞乾燥果實,多為栽培也有野生。

植物形態: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塊根肥厚,表面灰黃色。莖攀援,長達10米,多分枝。葉互生,有長柄,葉片近圓形或心臟形,常為5~7掌狀裂,裂片矩圓形,先端尖,邊緣有疏鋸齒或缺刻,幼嫩時兩面疏生柔毛,葉腋具細長卷須,前端有分歧作螺旋狀。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萼筒狀,先端五裂,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三角楔形。先端深裂呈絲狀。瓠果圓形或長圓形,成熟後桔黃色或桔紅色,有光澤,內有果瓤絲絡狀及多數種子。種子扁平卵圓形,灰棕色,邊緣多有環形邊。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產地:皺皮瓜蔞主產于山東肥城、長清等。光皮瓜蔞主產於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等地。

性狀鑑別:1、皺皮栝蔞:類球形,兩端稍尖,直徑約7~9釐米,外果皮桔紅色或棕果色,微有光澤。乾燥後果皮皺縮,頂端有圓形花柱殘存,柄端略尖,具青綠色短柄,短柄周圍的果皮上有放射狀縱稜溝。果皮質略厚,內含種子多數,與果瓤粘結成團狀,多與果皮分離,搖之發響。破開後果皮內壁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果瓤絲絡狀或膠質狀,棕黃色或棕紅色。粘結於種子之上。氣如焦糖味甜。

2、光皮瓜蔞:類圓球形,直徑7~10釐米,外果皮黃色或棕黃色,有光澤,不皺縮或少皺縮。果皮略薄,內含種子多數,被果瓤粘結,但多不成團狀,常粘附於果皮之上,搖之不動不響。果瓤黃棕色,含糖分較多,不易乾燥,餘與皺皮瓜蔞相同。

以上兩種瓜蔞習慣認為皺皮者較好。均以個大不破裂,桔紅色或黃棕色,糖分多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瓜蔞酸等。

瓜蔞的功效與作用:清熱化痰、利氣通便,其作用似為消炎、祛痰、通便。又藥理實驗證實:

1、抗菌。體外試驗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等腸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抗癌。動物實驗對肉瘤和腹水癌細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率不高。

炮製:壓扁切塊,生用。

性味:甘、寒。

歸經:入肺、胃、朋腸經。

功能:通胸痺,消癰腫,潤肺化痰。

主治:痰熱咳嗽,胸痺堵悶,消渴,大便燥結,癰腫瘡毒。

臨牀應用:1、用於清胸內熱痰,尤其適用於伴有胸痛之咳嗽痰多、咳痰不爽之證,如急性支氣管炎、胸膜炎、肺炎等,常配黃連、半夏,加強清熱去痰作用,方如小陷胸湯;熱甚者再加配柴胡、黃芩等,方如柴陷湯。

2、用於治療胸痺而屬氣滯血瘀引起者(如冠心病心絞痛),取其有利氣寬中作用,常配薤白、半夏等,方如栝蔞薤白半夏湯。

3、用於治療便祕,尤其適於熱痰內阻、口乾煩渴的便祕,取其有滑腸而兼清熱的作用。常配火麻仁、桃仁、柏子仁等。栝蔞仁、火麻仁、桃仁都有滑腸通便的作用,其區別是:火麻仁治腸燥氣弱之便祕;桃仁治血瘀鬱熱之便祕,適於熱象較甚者。一般燥熱便祕不必用栝蔞仁。

4、治熱證癰瘍。肺癰、乳癰、腸癰屬熱火者,均可用蔞仁清火,作為輔助藥用。肺癰配魚腥草、桔梗等;乳癰配山甲、銀花等;腸癰配蒲公英、丹皮等。

用量:6~18g。

處方舉例:1、小陷胸湯(《傷寒論》):川連3g,半夏4.5g,栝蔞仁18g,水煎服。

2、柴陷湯(《通俗傷寒論》):柴胡9g,黃芩6g,川連3g,法半夏4.5g,栝蔞仁15g,枳實4.5g,桔梗6g,生薑4.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