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疼痛醫學大會暨中國疼痛科建科十週年慶典

2017年7月15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裏舉行了一個意義非凡、值得紀念並載入史冊的疼痛科的盛典——疼痛科建科十週年新聞發佈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派出以高崇榮教授為首的、萬麗主任帶隊的8名醫師和3名護士參加了此激動人心的新聞發佈會。在此莊嚴的發佈會上,我們見證了疼痛科十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和歷史發展之路。

中國疼痛醫學大會暨中國疼痛科建科十週年慶典

人民大會堂中國疼痛科成立十週年慶典新聞發佈會

上世紀70年代,韓濟生院士的針刺鎮痛研究開啟了針刺麻醉在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機制探索,也使世界疼痛研究同行藉此瞭解了中國針刺鎮痛的神奇療效,奠定了中醫針刺治療在西方發達國家用於減少戰傷阿片類藥物使用的基礎,並大力推動了針刺治療(Dryneedle—幹針)在西方國家急、慢性疼痛疾病中的實踐。

1989年,由韓濟生院士倡導籌措,在老一輩基礎研究和臨牀麻醉前輩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中華疼痛學會,並被國際疼痛學會接納為中國分會。

1992年,中華疼痛學會更名為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並創建了中國疼痛學雜誌。

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疼痛基礎研究和臨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制約疼痛醫學發展的制度因素及架構問題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在2004年老一輩從事臨牀疼痛診療工作的專家學者們提出,必須開創獨立的疼痛科,才能更加專注的解決慢性疼痛患者的疾苦,並向衞生主管部門反映這一重大醫療訴求。

經過衞生主管部門三年的反覆調研、論證及審慎決策,於2007年7月16日簽發了“227號文件”,批准在醫療機構診療項目中增設一級診療科目疼痛科,代碼“27”,確定疼痛科的診療範圍為慢性疼痛。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疼痛學會主委樊碧發、劉延青及日本疼痛學會理事長細川蘴史合影

在老一輩疼痛學科奠基人韓濟生院士的引領下,在樊碧發主委的運籌帷幄、統率全局之下,疼痛科的十年是奮鬥的十年,是拼搏的十年,是從一個嬰孩成長為意氣風發的少年的十年,是充滿了活力和激情的十年,中國疼痛科在這十年中的快速成長壯大過程中,是老一輩疼痛專家及中青年疼痛人不懈努力、甘於奉獻、忍辱負重所換來的。

>>>>

我院疼痛科也正是在老一輩疼痛科奠基人高崇榮教授的帶領、在盧振和主任的積極努力下,於1997年設立廣東省首家三甲醫院疼痛病房,開拓了慢性疼痛診療新天地。在疼痛學會韓濟生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於1999年由韓濟生院士親授我院疼痛科為“中華疼痛學會第一臨牀中心”。

>>>>

2007年7月16日的“227號文件”得到了我院前任院長陳曉輝的高度重視,成立了設置35張病牀的獨立疼痛專科病房,迎來了我院疼痛科的大發展。在前任院長陳德和現任院長劉世明等領導的強大支持下,盧振和主任帶領團隊成員開展了各種微創治療技術,包括神經射頻毀損、脈衝射頻、骨折椎體成形,脊髓刺激器植入、椎體轉移瘤氬氦刀冷凍術、嗎啡泵植入術等,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慢性痛患者的病痛。

高崇榮教授,韓濟生院士,萬麗醫生

高崇榮教授,紀如榮教授,劉先國教授

作為疼痛的一員,我們是如此的幸運能夠見證這偉大的時刻,在這十年裏,我們用藥物和微創治療的方法,緩解了不少患者的疼痛,同時在治療中也遇到諸多的難題和瓶頸,很大一部分難治的原因是疼痛的中樞敏化,大腦複雜環路的激活和重構,使慢性疼痛也最終成為一種複雜的腦病。長期的慢性疼痛所致的睡眠、精神和情緒改變、患者認知功能的損壞,以及工作能力的喪失和巨大的經濟壓力,使慢性疼痛成為一種軀體痛與情感中樞複雜交聯的難以攻克的頑疾,也使疼痛人關注到疼痛不再是簡單的軀體神經病變,而是存在複雜的整體平衡系統的破壞。

在此次慶典上,國際疼痛學會主席JudithATurner回顧並反省了西方阿片類藥物濫用普遍所造成社會流行病的現狀,紀如榮教授和韓濟生院士分別介紹和回顧了針刺鎮痛的發展歷程,由東西方醫學科學家們共同提出中西醫結合療法在急慢痛預防和治療的未來發展方向。指出疼痛醫生需要在關注疼痛疾病的同時,更需關注到疼痛疾病背後複雜的人,需要有全局和整體地觀念去醫治患者。

廣東省疼痛科參加人民大會堂中國疼痛科成立十週年慶典的代表(我院疼痛科10名)

正如韓院士在本次大會上的寄語:“作為一名疼痛醫生,我們不僅要會看慢性疼痛,今後還要進一步防止慢性疼痛的發生,因為慢性疼痛基本是從急性疼痛轉變而來的,我們要阻止它進展到慢性疼痛,這是上醫治未病,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治療疼痛如同治療癌症一樣重要……機會總是留給善於思考、勤於學習、熱衷實踐和及時總結的人,讓我們共同努力,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互補優勢,在繼承前輩的理論實踐基礎上,更大膽的探索和嘗試,將疼痛基礎研究和臨牀轉化的疼痛人更緊密團結起來,共同面對慢痛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在政府及各級領導的支持關懷下,用更先進的理念和技術解決慢痛患者病痛,創造出屬於我們的下一個疼痛科飛躍發展騰飛的十年!

人民大會堂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高教授與參會醫生護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