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的閲讀才是真的閲讀

魯珊

樸素的閲讀才是真的閲讀

“世界讀書日”僅僅過去幾天,所謂的節日熱點,迅速被繁雜的日常淹沒。

有數據顯示,拜手機、電子書等新工具所賜,中國人年閲讀量終於達到了每年7本,比上年提高了0.02本。

讀書正在成為一種艱難的習慣。

在與電子信息對比的今天,第21個世界讀書日,早已失去了早期勸導和引領的意味,反與其他紙質事物一道,成為一種過氣式的自救——換個角度看,不是有364天可以不讀書麼?

有人把“兒童是否有閲讀習慣”看作一個國家未來強盛程度的指標。這種説法在過去無人懷疑,但在電子信息化時代,卻屢屢遭到否定:電子閲讀不是讀嗎?朋友圈不是讀嗎?訂閲號不是讀嗎?電視朗讀者不是讀嗎——武漢這兩天還出現了朗讀亭,這文化氣質嗖地就上去了。

為什麼樸素的閲讀才是真的閲讀?

著名學者麥克盧漢曾在《理解媒介》中提出過冷熱媒介的概念,即讀者參與度高的是冷媒介,參與度低的是熱媒介。借用這個概念,對電視,手機推送以及朋友圈等圖文並茂的信息,你只用開動眼睛和耳朵,只管被動接受,根本不用動腦筋。讀書不同,你要選擇,要控制,要大腦的參與,要想像力以及思考能力。

打個比方,當下熱門的《人民的名義》,看電視劇時,你看到的李達康,天然就應當是雙眼皮的瘦子,但如果你看的是書,你會自己描繪出一個有缺點的官員形象,一千個人看小説,有一千個李達康,一千個人看電視,只有一個李達康。

這是長期不閲讀的後果

如果你如今看一個長篇的,理論性的文章,已然打不起精神,或者一本非懸疑類的書,很難繼續下去,又或者在面對某一個熱點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上網看看評論,而不是自己首先做出一個判斷,那麼很遺憾,你的大腦缺乏運動,正在變成“不閲讀症候羣”。

現在可以反過來理解,為什麼有人説兒童閲讀習慣是國家強盛的指標?因為不閲讀的人,很難發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像力,甚至很難保持想像力。成人也就罷了,兒童可是花朵,在IPAD和手機里長大的花朵,長期不操練大腦的花朵,這能令人放心麼?怎麼容易讓人想起《美麗新世界》裏的“伽瑪”、“德爾塔”?

當然,事實是大人做什麼,兒童就模仿什麼,那麼艱難的閲讀習慣,懶惰的大人們還敢直接甩給兒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