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金》:"明星話劇"的硬傷顯而易見

牛春梅

《斷金》:"明星話劇"的硬傷顯而易見

作為8月份話劇市場最受關注的作品,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領銜主演的《斷金》以一票難求的票房展示了明星力量。從商業角度看,這的確是一部成功之作。

民國版“中國合夥人”的故事具體而鮮活,比之前講述王府井故事的一些作品要豐滿得多,鄒靜之對老北京風情的準確把握,也讓這部戲的京味兒顯得濃郁而地道。再加上還可以近距離看明星,對普通觀眾而言,《斷金》是一部可以吸引他們走進劇場的作品。

電視劇裏的“鐵三角”迴歸舞台,能夠有如此號召力並不令人意外,而明星給這部作品帶來的“硬傷”也是顯而易見的。迴歸到一部話劇作品本身來討論,《斷金》還是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明星話劇”是話劇市場上一直存在的一種類型,它往往意味着更好的票房、更廣泛的注意力。但明星話劇總難逃“玩票”本質,像劉曉慶那樣出演《風華絕代》一演就是幾百場的明星幾乎不可能再出現。而“鐵三角”這老幾位,他們的年齡、他們的身價、他們的工作繁忙程度,都註定了他們肯定不會在舞台上深耕。可以想象這次合作,不過是幾位老朋友一次興之所至的即興合作。

鄒靜之的劇本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就是為他們三個人量身定製的,他們與角色的契合度可以説嚴絲合縫。但就是為了這樣的嚴絲合縫,在劇情上就有了硬湊之感。三個陌生人在王府井的井台相遇,不需要多説什麼,就能結拜兄弟?劇中這樣的設計就是直奔三人必須成為兄弟而去,無論這個理由是否充分。可如果沒有一個紮實的情感基礎,後來三兄弟之間的生死託付和分道揚鑣所產生的震撼都失去了根本的基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其實是有點尷尬的。

説是量身定製,但這定製的角色又不完全合身。劇中從他們年輕時結拜開始,一直演到老邁之時看透人間百態,中間還夾雜着兒女情長。這又有點尷尬了!三人之中,最年輕的張鐵林今年60歲,年長者王剛則69歲了,張國立也已經62歲。他們要出演的角色顯得有些太年輕了,69歲的王剛還要飾演能夠吸引軍閥家姨太太的年輕人,當然會引得觀眾笑場;張鐵林要表演跟女人説話就會臉紅的青年男子,也實在是缺乏説服力。其實,鄒靜之講述三個年輕人的奮鬥,不如講三個商場上中年人的競爭、互搏,可能更精彩一些。

戲劇舞台需要明星,需要有更廣泛的影響力。以“鐵三角”老幾位的閲歷和體會如果深耕舞台,一定能有更好的作品出來。不過,《斷金》顯得太倉促了,從劇本到演員的表演也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