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行業面臨現實困境 散户退出規模化成趨勢

古有“豬糧安天下”之諺。生豬價格及其在CPI中所佔權重一直牽動着國民經濟和消費者的神經。長期以來,生豬價格波動較大且頻繁的現象也一直受到廣泛關注。

生豬行業面臨現實困境 散户退出規模化成趨勢

今有“養豬看河南”之説。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調研發現,在2003年以來的四輪週期淘汰過後,我國特別是河南省的生豬產業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往日以散户為主體的河南生豬產業正由內向外地經歷着規模化和多元化發展的“洗禮”,形成了一批行業內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在此背景下,豬肉價格波動對產業企業帶來的影響格外凸顯。一些具有遠見的企業人士呼籲,希望儘早推出生豬期貨,這對企業轉型及產業現代化而言意義重大。

□本報實習記者 黎旅嘉

“豬週期”下的行業現實困境

生豬作為我國最大的農業品種,2016年出欄量約為6.85億頭,市場規模早已過萬億元。同時,作為世界上生豬出欄量最大的國家,我國佔到世界生豬出欄量比重的57.46%。生豬產業鏈涉及飼料、防疫、屠宰和食品加工等領域,與之直接關聯的企業達數萬家、人員過億。因而,生豬產業能否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農業問題,其對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樣都具有重要意義。

但長期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生豬價格波動劇烈且較為頻繁。中國畜牧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3年以來我國的生豬價格從區間內的最低點到最高點來看,形成了四個較為明顯的週期,其區間價格漲幅也分別高達65%、183%、113%和83%。

業內人士表示,“豬週期”的出現,歸根到底還是供求關係的波動。由於門檻較低,處於產業核心的生豬養殖行業此前一直以散户養殖為主,因缺乏對市場宏觀走勢的判斷能力,在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跟風問題,因此產量極不穩定,這是導致過往生豬價格大幅波動的直接原因。

最近的一輪生豬價格高點出現在去年上半年,彼時我國生豬均價一度突破20元/公斤,於去年6月達到頂峯時的21.2元/公斤。然而,2017年以來,生豬價格大“變臉”,一度跌破14元/公斤。據温氏股份近日披露的2017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預計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73.71%—77.86%。依照以往“豬週期”經驗來判斷,一旦確認“豬週期”來臨,當前行業利潤的下滑或僅是開始,在此過程中,中小規模養殖主體往往最先面臨衝擊,生豬養殖行業或再次面臨“洗牌”。

生豬養殖行業是高投入、高風險行業。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建設一個年出欄2萬頭的養豬場資金投入約3000萬元到5000萬元,每頭豬出欄前需要投入養殖成本約1500元。為了鼓勵生豬產業發展,我國每年給予一定財政補貼,但對龐大的生豬產業作用有限。近幾年,各大生豬養殖企業普遍制定了加速擴大產能計劃,一旦價格進入下跌週期,養殖企業只能被動接受損失,對整個產業影響巨大。

產業盼生豬期貨助力

為打破“豬週期”魔咒,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目前只能通過降低成本和提高附加值來強化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如雛鷹農牧,一方面通過規模化養殖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向上下游產業擴張,減少企業所受到的生豬價格波動影響。雛鷹農牧副董事長候五羣表示,近年來該公司着力在產業鏈上“深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規避“豬週期”可能帶來的風險,但由於缺少有效的風險對衝工具,企業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後顧之憂”。

為解決生豬養殖者面臨的“豬週期”困境,穩定養殖收益,中華聯合保險曾於2015年在平頂山地區推出生豬價格保險試點。中華聯合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生豬價格保險在平頂山地區推出後,深得當地養殖户青睞,但由於目前保險公司沒有合適的風險分散渠道,且面臨投保者逆選擇風險,所以一直無法大面積推廣。

作為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生豬期貨合約通過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可以有效幫助生豬養殖者通過期貨遠期合約價格及時瞭解未來的生豬市場走勢,合理安排養殖規模和飼養週期,避免只能根據當前現貨價格高低盲目決定存欄量,減少由於“羊羣效應”而引起的價格週期性劇烈波動。同時,通過合理利用期貨工具套期保值,上下游企業將能夠有效應對生豬價格的波動風險,推動行業加速升級。

多年來,生豬養殖企業一直強烈呼籲生豬期貨的推出。龍鳳山農牧財務總監王洪波更是用“長纓在手,敢縛蒼龍”一語表達了對生豬期貨的期盼。分析人士表示,對實體企業來説,期貨不僅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也是企業銷售的另一條“腿”。在當前生豬養殖規模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下,生豬期貨的推出將有望使整個行業逐步擺脱“豬週期”困擾,從而行穩致遠。

多年來一直注重“深耕”生豬研究的華信期貨認為,生豬期貨的上市將對“豬週期”產生顯著改善作用。期貨價格將對現貨價格的波動產生一定“熨平”作用。同時通過期貨風險規避作用的發揮,生豬養殖企業將真正可以做到安心養豬,利用期貨工具來轉移風險,保險公司也有了一個有效的風險分散通道,有利於生豬價格保險的進一步推廣。同時,穩定的豬價對消費者來説也是好事。因此生豬期貨的推出對整個市場來説有望形成“多贏”局面。

產業規模化為發展期貨奠定基礎

由於早期我國生豬養殖以散户為主,期貨合約和交割制度設計存在諸多難點。但近十年來,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水平發生巨大變化。中國證券報記者本次在河南生豬產業調研中發現,目前大型養殖企業在認識水平、管理方式、生產規模、衞生條件等方面均已達到較高水平,逐漸走出了規模化和規範化的發展路徑,這為生豬期貨的上市奠定了充分基礎。

位於駐馬店市的龍鳳山農牧就是一家近年來在開展規模化經營方面比較成功的企業。近年來,通過“公司+基地”的模式,該企業建設投產了四個生豬養殖基地、一個一級種豬場,規劃設計年出欄生豬100餘萬頭。其中長龍山基地的年出欄量已達24萬頭,通過不斷改擴建,該基地的出欄量有望逐步達到超40萬頭水平。在生豬飼養上,公司全程採用德國Big Dutchman Skiold自動飼養系統,瑞典蒙特公司全自動通風、降温系統、新加坡三達膜公司污水處理、自動消毒系統等先進設備,其現代化設施建設讓人耳目一新。

位於鄭州的雛鷹農牧也是一家大規模現代化生豬養殖企業。據瞭解,雛鷹農牧主要是採用“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其2014至2016連續三年的生豬出欄量分別達147.3萬頭、172.35萬頭和247.91萬頭。公司養殖場也全部採用自動喂料系統和智能環控系統。並且,通過向上下游延伸,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糧食貿易、飼料生產、良種繁育、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以及物流運輸等完整產業鏈體系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全國養豬看河南”,可見河南省生豬產業的分量與代表性。據駐馬店市畜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僅駐馬店市的生豬存欄量和出欄量就已分別達518萬頭和715萬頭,佔全國總量的1%。而河南養殖企業的發展狀態也反映和代表着全國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如龍鳳山農牧、雛鷹農牧這樣的大型現代化養豬場已成為我國當前生豬養殖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據中國畜牧行業協會統計,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總出欄量所佔比重從2006年的27%,已經提高至2016年的45%。調研中,中國證券報記者還了解到,年出欄5萬頭以上的養豬場總出欄量已經由2006年297萬頭增加至2016年約5500萬頭,十年增加十餘倍。2016年,排名前20位養殖企業的生豬出欄量預計達4000萬頭以上,市場規模約740億元。

標準化養殖為推出期貨合約創造條件

近年來,隨着上述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多在規模化上的不斷探索,生豬行業養殖標準化程度、防疫的規範化以及檢驗檢疫的常態化方面都有了極大發展。出欄生豬個體間差異較小,大規模疫情發生概率大幅降低,為生豬期貨合約和相關制度的設計創造了充分條件。

走進龍鳳山農牧的養殖場,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排排乾淨、整潔的圈舍,就算是“聞”豬色變的普通人在圈舍內也絲毫感覺不到異味。為了避免外人帶入病菌,進入豬舍前不僅需要進行全面消毒,還需要從頭到腳身着隔離服“全副武裝”。據瞭解,龍鳳山農牧採用的是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全套養殖設備,從控温水簾到儲料塔再到全自動餵食系統以及單向換氣系統都保證了飼養過程中生豬的舒適與健康。通過科學化的養殖安排,出欄生豬體重基本都穩定在90公斤至120公斤的區間。

雛鷹農牧相關負責人介紹,生豬養殖過程採取“六統一”方式,即統一提供仔豬、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藥品、統一防疫消毒、統一流程管理、統一屠宰銷售。生豬繁育有着嚴格的流程規範,從仔豬出生到出欄大約5-6個月,包括28天斷奶,仔豬日齡到35天、9公斤左右後轉到保育舍飼餵,45天體重達到25-30公斤後轉到育肥舍,再飼餵100天左右直至體重達到100-120公斤出欄。各個階段的飼料配用上也很“講究”,針對生豬不同的體重範圍進行科學的飼料配比。經過如此精細化管理,生豬出欄時體重等指標標準化程度大幅提升。

在防疫方面,在農業部有關規範的基礎上,現階段生豬大型養殖企業均已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標準。以雛鷹牧業為例,企業設立了疾病控制中心,由總獸醫師擔任總監,各分子公司設立疾控部。安排集團化驗室定期對各個生產階段的豬隻抽血檢測,各分子公司的疾控部負責落實免疫方案、保健方案、消毒措施、消毒時間等,並及時上報場區免疫、檢疫結果。每月對17、25周齡的育肥豬隻進行普檢。普檢內容主要包括偽狂犬、藍耳、豬瘟、口蹄疫等病種,當地動物衞生監督管理局也會不定期去養殖場檢查,養殖場內也均配備駐場獸醫,一旦發現疫情,會立即上報。同時,為了防止疾病、疫情的發生及傳播,與龍鳳山農牧的規定類似,即進入養殖區域的人員、車輛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和隔離後才能進入。

隨着產業發展,目前生豬的出欄及現貨交易也已經有了較規範的流程和標準。中國證券報記者還親身參加了龍鳳山的一次現貨實際交易和模擬交割。經過交易過程中的測重,交易的160頭生豬體重均在100公斤至120公斤。按照國家農業部發布的《生豬產地檢疫規則》規定,畜牧獸醫部門向大型生豬養殖企業派出專門駐場檢疫人員,對每批出欄生豬進行檢驗檢疫,快速尿檢合格後方可出場,並現場開具《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出縣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以明確責任。此外,據介紹,生豬在出欄前採取10小時控食制度,並由專人負責監督檢查。由於畜牧獸醫部門從源頭上對生豬疫情進行嚴格監控,大型疫情疾病控制較好,大規模爆發疫情概率較低。同時,企業所有出欄生豬在出產房時統一編號並打耳標,並將其錄入追溯系統,可通過此係統查詢產地、飼餵過程、用藥、用料及疫苗使用情況等。通過耳標等技術手段跟蹤生豬流向,一旦食品安全出現問題,相關法規體系對事故責任認定清楚,可追溯性較好。在實際交易過程中,由於大型養殖場管理規範、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度均較好,很少出現交易糾紛,即使出現糾紛,一般通過協商都能解決。

在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之下,目前生豬期貨合約標準化設計和活體交割已不存在障礙,開展期貨交易的現貨市場條件已經具備,這也為生豬期貨合約從紙上躍入現實、從方案走向實際打下了堅實基礎。相信生豬期貨的上市能進一步推動完善我國生豬價格的形成機制,解決產業“豬週期”困擾,增加企業經營和風險管理手段,優化整個行業資源配置,促進行業規模化的進一步提升,加速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