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脾氣只因你不懂《抱怨的藝術》

愛發脾氣只因你不懂《抱怨的藝術》

《抱怨的藝術》

[美]蓋伊·温奇博士/著

李娟、王秀莉/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曾經有一本《不抱怨的世界》很流行,告訴人們要專注於行動,改變自己的態度,因為抱怨是負能量,沒人喜歡聽抱怨——祥林嫂一開口,旁人就説“知道了,你又要開始了”。很多人不得不像《武林外傳》裏的郭芙蓉一樣,想要發脾氣的時候不斷念叨:“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可咒語也有失靈的時候,消化不了委屈感還是會發出一記“排山倒海”。

不抱怨的歲月靜好,人人嚮往,可生活中還是免不了一地雞毛。

看了蓋伊·温奇博士的《抱怨的藝術》,才鬆了一口氣,原來抱怨在心理學上是正常的,而不是“三觀有問題”。把負面情緒隱藏起來,假裝不存在,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健康埋下隱患。

蓋伊·温奇介紹了一種心理學上的“D 型人格”——這種人格的特點是壓抑情感,感受到大量負面情緒,又無力表達,只好憋在肚子裏。這種人更容易陷入抑鬱,而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其他人的4倍。“憋出內傷”的人並不少見,積壓的戾氣消化不了,總會有其他出口,否則朋友圈的情緒宣泄文章也不會得到那麼多轉發。

抱怨並非一無是處,抱怨得當,既有助於解決問題,也能提升自尊,有利於身心健康。有效的抱怨,既不委屈自己,又不傷害他人。怎樣才能做到?蓋伊·温奇講了一段自己的經歷。他租住的公寓旁邊施工,震耳欲聾的噪音成了住户們在電梯裏碰面時的唯一話題。住户們紛紛給物業公司打電話投訴,蓋伊·温奇也寫了一封投訴信,結果只有他一個人,得到了減少房租的待遇。

這封信有什麼祕密呢?蓋伊·温奇提出了一個“抱怨三明治”的概念:中聽的話就像頂層的麪包片,中間那層“肉”是投訴本身,底層的麪包是“助消化劑”。

大多數人一聽到投訴,防禦系統就會立即啟動,所以開場白必須緩和、中聽,打開對方的耳朵。所以,這封信的第一段主要講述“我非常喜歡在這裏生活……”,傳達了友好的感謝。

投訴的主體也不是指責,而更像一個請求,“我完全能明白,你們對這個建築工程也無能為力,而且沒有義務為這些噪音補償。我想請你們考慮將我的租金往下調整一些,以此來反映我生活質量同以前的巨大差距(這同樣不是你們的過錯)”。

結尾要讓抱怨受理者難以直接駁回,並強化伸出援手的動機:“我知道你們沒有義務……但現在的情況變得如此糟糕,所以我覺得我不得不……對於您對我提建議的考慮,提前表示感謝。”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物業人員,在一堆劈頭蓋臉的抱怨電話和信件中,或許也樂於為蓋伊·温奇這樣“會説話”的人提供儘可能的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抱怨不宜過度使用,每次最好只抱怨一件事。父母在和青少年交流時有一條簡單的經驗法則:80%的時間應該積極和中立地交流,只留20%的時間給命令或抱怨。一方在高高在上地批評教育,另一方在逃避、充耳不聞,這樣的親子關係,都是沒有把控好抱怨的比例,或者是把許多不同的事情混為一談,激起了叛逆。

正確迴應親人朋友的抱怨,也是生活中的重要考驗。無論是不是你的錯,都要認真傾聽-準確理解-承認感受,再明確而禮貌地陳述自己的觀點。

抱怨確實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