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氣,須加強自我防護

【專家詳解極端天氣】

高温天氣,須加強自我防護

近日來,一些地區高温持續,多地氣温突破歷史極值,在這種被百姓稱為“燒烤模式”的天氣下,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針對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副所長、研究員徐東羣和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教授杜鐵寬給予瞭解答。

杜鐵寬介紹,中暑一般是指人在高温高濕的環境下,因為散熱和產熱不均衡導致熱量積聚引起的不舒適。中暑較重的就被稱為熱射病,是可能致死的。

那麼,哪些人羣屬於中暑高危人羣?杜鐵寬介紹,在高温高濕環境下,堅持在户外工作、在室內高温車間作業、聚集在比較密集且通風條件較差環境下的人羣容易發生中暑。其中,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的人羣、老人、嬰幼兒、孕產婦更容易發生中暑。

對此,徐東羣建議,上述人羣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這個時段應儘量避免室外活動,而且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室內空調温度和室外温度的温差不要大於5度,要做到定時通風換氣。

但是,有些職業人羣由於工作性質必須在户外工作,徐東羣介紹了一些預防中暑的竅門:這些人羣一定要關注天氣預報,當日最高氣温達到40攝氏度或者以上的時候應該停止室外作業,最高氣温在37度至40度之間的時候在室外連續工作不能超過6小時。同時,要加強自身防護,這個防護不僅僅是指服裝、遮陽傘等方面,還要攜帶一些諸如清涼油、風油精等必備的防暑藥品。

如果出現中暑先兆或輕度中暑的症狀,杜鐵寬建議,應及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靜卧休息,密切觀察體温、脈搏、呼吸和血壓變化。可飲用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進行補水,同時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散等防暑降温藥物。出現脱水、痙攣、高熱等症狀的重症中暑病人應及時送到醫院進行急救處理,救治重點是降低體温,糾正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積極防治休克及肺水腫。

(本報記者 金振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