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翅羽的功效與作用

鸕鶿翅羽的功效與作用

鸕鶿翅羽的簡介

【拉丁名】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Blumen-bach)

【異名】鸕鶿羽(《範汪方》)。

【拼音名】 Lú Cí Chì Yǔ

【英文名】 Cormorant feathers

【名來源】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翅羽,動物形態詳“鸕鶿”條。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鸕鶿翅羽的功效作用

軟堅化骨。主魚骨鯁喉

鸕鶿翅羽的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每次1.5g,開水送下;或含咽。

 鸕鶿翅羽的選方

治諸魚骨鯁在喉中:鸕鶿毛羽十斤,燒灰研細。每服一錢匕,濃煎橘皮湯調下,或 以綿裹含咽。(《聖濟總錄》鸕鶿散)

擴展閲讀:鸕鶿翅羽的原形態

鸕鶿,中型鳥類,體長80cm。頰、頦和上喉均為白色,形成一半環狀。頭、羽冠、頸等為黑色,但有金屬紫綠色反光,並有白色絲狀羽;肩和翼的覆羽青銅棕色,羽緣藍黑色;初級尺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灰褐色,並帶有綠色金屬反光。下體藍黑色,產具金屬反光,下脅有一雪白塊斑。尾灰黑色,羽幹基部呈灰白色。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欖綠色,綴以黑色玟點;眼下橙內色;嘴下喉囊為橄欖黑色,並綴許多鮮黃色斑點。上嘴黑褐,邊緣及下嘴灰白色,且具磚紅色斑。跗跖黑色,四趾向前,具蹼及鋭爪。冬羽時期,頭無羽冠,頭、頸無白色絲狀羽;頰、頦和上喉的白色半環為淺灰棕色所代替,下肋無雪白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