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細説四季節氣,告訴你可能不知道的

通常一年可以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氣温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氣温最低的季節;春秋是冬夏二季之間的過度季節。但是,所有的地區並非都有這種現象。一般而言,在中緯度温帶地區四季分明,愈往極地,赤道四季愈不分明。此外,南北兩半球的季節變化正好相反:北半球是夏季時,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是冬季。

今日立夏,細説四季節氣,告訴你可能不知道的

由於季節變化不僅取決於地球在一年中的所處軌道位置的不同,而且還受緯度,海拔高度,地形等諸因素綜合影響。因此,用不同的標準劃分季節,有不同的結果。

(1)天文科學上,中國是將“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自立夏到立秋為夏,自立秋到立冬為冬,自立冬到立春為冬。全年可劃分大致相待的四個季節。每季三個月。這樣劃分的結果是全國各地四季的日期是固定的,統一的。

(2)氣象科學上,,採用統一的日期劃分四季,每季三個月。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這種劃分主要是考慮氣候遞變特點,便於分析比較。

(3)實際上,由於各地區的寒熱狀況不同,中國也有以氣温為標準來劃分季節的。平均氣温大於22度為夏,小於10度為冬,在10-22度之間為春秋。這樣劃分的結果是在同一地點,四季長短不齊;在不同地點,同一季節的起訖是不同的,而且並非都是有四季。

除了上述四季的劃分外,在中國低緯度熱帶地區,有按乾濕季劃分的。這是因為在這些地區的一年中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差異不大,氣温變化不大,而雨水的多少對這些地區的影響很大之故。在高緯度寒帶地區,由於一年內晝夜長短的變化很大,還是根據晝夜長短來劃分季節的。

三伏

    盛夏時節,人們常説:“熱在三伏”。“伏”是隱伏起來避暑的意思。三伏反映了中國盛夏時節變化的大概情況,包含着許多科學道理。對農業生產和我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

三伏的日期是按干支紀日來確定的。夏至日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日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合起來叫“三伏”。“庚”就是十天干中的庚,庚與庚相隔是10天,而陽曆一年是365天(閏年多一天),不是10的整倍數,所以每年的庚日的日都不相同,因而初伏的日期也就不相同。但初伏日期一定在7月初,另外還有一些這樣的規律:相連兩年的初伏日期,當兩年都是平年或第一年是閏年而第二年是平年時,則下年的初伏日期比上年提前或向後5天;當第一年是是平年而第二年是閏年時,則下年的初伏日期比上年提前6天或向後4天。如1990年的初伏日期是7月14日,1991年為7月19日,1992年為7月13日,1993年7月18日。初伏到中伏的時間固定為10天。中伏到末伏的時間,由於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第一個庚日,所相隔的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個庚日時,則中伏到末伏的間隔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個庚日時,則中伏到末伏的間隔為20天。

    三伏天一般都出現在小暑至立秋後,即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一個月裏。三伏天氣温最高,天氣最熱。根據中國各地多年平均氣温資料統計,北京,長春7月中旬氣温最高,南京,漢口7月下旬氣温最高,南昌,長沙8月上旬氣   温最高,而廣州則以8月中旬為最高,差不多都在三伏天裏。

    三伏天最熱,這是因為,地面的熱量是逐級積聚起來的,氣温而是逐級升高的。在北半球的大多數地方,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陽光照射最厲害,初看起來,好象夏至這天最熱,其實不是。因為夏至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裏,白天還是乁黑夜長,陽光照射仍然很強烈,地面收入的熱量仍大於支出的,地面繼續聚熱增温。直到夏至後一個來月,地面積聚的熱量達到最高峯,再加上來自太平洋上的副熱帶暖高壓的影響,天氣熱就最熱了,這是也正是三伏天。

數九

    “冬至起數九”又叫“冬九九”,反映了中國冬季氣温變化的大概情況。“冬九九”一般從冬至那天開始,也有的地方從冬至後一天數起,每九天算做成一段,叫做“一九”“二九”。。。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結束,這就快到第二年的春分,天氣快暖和了。

    “冬九九”一般都出現在冬至到驚蟄期間,即陽曆12月22日到3月12日前後,這時期中國等局部地區外,基本上都受冷高壓控制,隨着北方寒潮冷空氣一次次爆發南下,一場場風雪伴隨而來,氣温猛降,天寒地凍,就是所謂的“數九寒天”了。

    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正好在一月中旬的小寒和大寒期間。這期間,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平均氣温都在攝氏0度以下,東北地區達-10度到-30度之間,就是廣東,廣西,這時的平均氣温也只在10度到15度之間。若從歷年出現的最低温度來看,在這個期間的東北地區可達到-30度到-40度之間,華北地區在-10度到-20度之間,長江流域為-5度到-10度,華南可能出現0度左右的低温。

    “三九”天最冷,原因和“三伏”大致相同,但情況相反。就是入冬後,地面熱量逐級散失,氣温逐步下降。在北半球,到冬至這一天,白晝最短,太陽光斜射得最厲害,初看起來,好象冬至這天最冷,其實也不是。這是因為在冬至以期的很長時期了,地面積聚不少的熱量,這時在繼續散失着,所以冬至這一天不是最冷。冬至以後,雖然太陽位置逐漸北移,白天變長了,但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散失的熱量,入不敷出,氣温繼續下降,天氣一天冷似一天,再加這時候常有寒潮空氣爆發南下,所以,到了冬至以後一個來月的“三九”前後,就出現了一年當中最冷的天氣。

    大約從“五九”開始,隨着太陽位置繼續北移,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陽光熱大於散失的熱量,地面氣温開始回升。過了“九九”,天氣漸漸轉暖,春天的腳本就開始中國的南疆向北方踏去了。

  數九期間,天氣的冷熱是逐漸變化的。中國民間流行的“冬九九歌”就很好地説明了這個問題。華北地區“九九歌”説:“一九二九,瀉水不流;三九四九,凍破石臼;五九四十五,飛禽當空舞;六九五十四,籬笆出嫩刺;七九六十三,行路把衣袒;八九七十二,黃狗躺陰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流傳在長江流域的“冬九九歌”詞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開凍;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説明,從華北到長江流域,當“九九”結束的時候,也就是春耕大忙季節開始了。

物候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古草原》這首詩中指出了: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芳草榮枯的循環是隨着氣候為轉移的,每天春風一到,芳草就甦醒了。

  植物是這樣,動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候鳥(雁,燕等)的南來北往,就是一例;諺雲“人不知春鳥知春”,説明了鳥類對氣候的反應要比人來得敏感。

  自然界中植物的榮枯盛衰,候鳥的來往遷徙,以及見霜,下雪,結冰,打雷等現象,統稱為物候,把觀測物候現象記錄下來,進而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和環境條件(氣候,水文,土壤等)的週期變化之間相互關係,叫做物候學。

  物候現象,好似是“大自然的號角”,起着指示農時農事的作用。遠在創定“二十四節氣‘(約為戰國時期)以期,我們的祖先主要是倚靠觀察草木鳥獸的活動變化來指示農業生產活動的。在這以後,許多物候知識,有的作為經驗記載在農書中,有的被詩人引入詩歌文章中。如南宋陸游《鳥啼》詩中描寫的”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飢;四月鳴布穀,家家蠶上簇。。。,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村觀察農時的情景。有的經學者採訪蒐集,分析研究,收集在醫書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阿公阿婆,割麥插禾”的句子,這是用布穀鳥叫來指示收麥插秧時間的。

  在民間,還流傳着很多物候方面的農諺。如:華北地區的“棗發芽,種棉花”,“柳毛開花,點豆種瓜”;四川地區“雁鵝過,棉快播”;安徽地區的“知了(蟬)叫,割早稻”;等等。這些都是用物候來作指示農時農事的依據。由於物候現象是各年天氣氣候條件的反映,節氣是每年在某一固定日期不變的,所以,按物候掌握農時,比單純依靠節氣農諺來預測農時,更為確實可靠。

  中國從漢帶起,就有“七十二候”的物候。但作物的生長隨地而異,各年也不同。所以,古代的月令還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在同一地區選擇一些代表性的植物和動物,把它們在不同時期的主要活動變化記錄下來,並和氣象台的温度記錄,節氣及主要農事活動結合起來,經過多年積累可以編成該地區的“自然歷”,即季節現象前後連續發生的過程。參看自然歷,可預先知道各年季節來臨的早遲,這對農業生產有着一定的指導作用。

七十二候

  一候為五日,用鳥獸草木的變動來驗證月令的變易(大概以黃河流域的氣候為準)。宋王應麟《玉海》:“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故一歲有二十四節氣,一年每月二氣,在月首者為節氣,在月中者為中氣”。一歲有七十二位候,每月有六候。

  另據《月令》,《時訓》,清《時憲書》等記載,每月物候和自然的現象(即七十二候)如下: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藏伏土中只蟲)始振,魚陟負冰,獺祭魚,雁候北,草木萌動。

  仲春之月:桃如華,倉庚(即黃鸝)鳴,鷹化為鳩,玄鳥(燕)至,雷乃發聲,始電。

  季春之月:桐始華,田鼠化為鵪鶉,虹始見,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鳥類)降於桑。

  孟夏之月:螻蟈(即蛙)鳴,蚯蚓出,王瓜出,苦菜秀,糜草死,麥秋至。

  仲夏之月:螳螂生,伯勞始鳴,反舌(百鴰)無聲,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季夏之月:温風至,蟋蟀居壁,鷹始摯,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仲秋之月:鴻雁來,玄鳥(燕)歸,羣鳥養羞,雷始收聲,蟄蟲壞户,水始凅。

  季秋之月: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菊有黃華(即花)。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鹹俯。

  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蛤,虹藏不見,天氣上升,地氣下降,閉塞成冬。

  仲冬之月:鶡旦(求旦之鳥)不檸,虎始交,荔挺出,蚯蚓結,糜角解,水泉動。

  季冬之月:雁北鄉(同向),鵲始巢,雉鳴雞孵,徵鳥厲疾,水澤腹堅。

二十四番花信風

  花信,即以花作為標誌的花期,亦稱“花信風”,即風報花之消息。風應花期,中國便產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風”節令用語。它亦是中國表示氣候變化的詞語。《內經》:“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根據農曆節氣,每年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是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種花期的代表。他們的順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菊花,三候三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茶花,三候棟花;

  經過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緑肥紅瘦”的夏季悄然來臨。此外,人們還編成“十二姐妹花”歌謠;正月梅花凌寒開,二月杏花滿枝來。三月桃花映緑水,四月薔薇滿籬台。五月榴花火似紅,六月荷花灑池台。七月鳳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開。九月菊花竟怒放,十月芙蓉攜春來。十一月水仙凌波開,十二月臘梅報春來。

  百花所展示的美自然十分誘人。而對花的鐘情,莫過於騷人墨客了。他們玩味和吟詠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説:一月蘭花屈原,二月梅花林逋,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歐陽修,五月芍藥蘇東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揚萬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芙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潛,十二月水仙高似孫。

海東月令

  《海東月令》是清代乾隆時任鳳山縣教諭失仕玠,仿照康熙時鈕玉樵《廣東月令》的體裁寫成的一首古體詩。這首詩系統地描述了台灣省正月到十二月特有的鳥獸,蟲魚,花果,蔬菜和信風的自然變化,給人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同時揭示了台灣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和特點,成為一部活現的農事歷。

  《海東月令》全文如下:

正月   獻歲菊含苞,蚯蚓穿泥蠕動,燕子歸來,熒火蟲夜出,冬瓜牽藤。

二月   樹上蟬鳴,貝多羅花開,芥才生長,刺桐花炫彩,青瓠瓜上市。

三月   四英花含蕾,紅桃花怒放,鯊魚化為鹿,夏葉魚游來,早冬稻收割。

四月   捕撈白帶魚,斑支花結實成棉,梔子花開放,牝鹿受孕,麻目魚吐沫如雨。

五月   桃榔樹子熟,白蟶含漿液,番木瓜開花,月桃花方開,菠羅成熟了。

六月 番樣上盤,魚介遊於海面,龍眼熟荔枝來,六月菜嘗新,七裏得花結實。

七月 檳榔樹果熟,迎春花又開,海魚遠去,占城稻競秀,颱風時起。

八月 紅紗魚游水面,早花生成熟,仙丹花如朝霞,中秋月餅賞月,番石榴荇薰臭。

九月 傑魚躍於淡水,米豆收穫,鳥榕樹換新葉,西北風初起,沱連豆莢垂。

十月 西瓜進貢,蟋蟀在田野,金鴨到來,塗魠魚奇集水中,到清明都有播種。

十一月 鯿魚敲門,蜣螂孵化停止,水凅洲堵露出,鳥魚從東海來,紫菜生於海中。

十二月 鳥魚又歸去,過臘魚上市,海鸛飛來,雷聲時響,螞蟻不冬眠。

                                   旬的由來

紀旬法是很古的時候遺留下來的,那時用的是純粹的陰曆,把一個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為10天的名稱,但是小月只有29天,故這一月的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後一天了,“癸”不再往下排,下一個月第一天仍由“甲”開始,依次排練下去。現在陽曆還習慣沿用旬這個名稱。陽曆一個月的前10天稱上旬,月中的11-20日稱中旬,21日到月末稱下旬。在應用時覺得旬又較長,為了使所指的日期更確切一些,有時又把一旬分別用旬初,旬中,旬末來表示大致範圍。

朔,上弦,望,下弦

我們知道,月亮是個球體,它本身不發光,我們平常所看到的月亮,是太陽光照在月亮上面,再從月亮反射到地球上來的光。在同一時間內,月亮只能被太陽照亮一半,而揹着太陽的一半是黑暗的。同時,月亮繞地球轉,又跟着地球繞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着我們照亮的這一面,有時有,有十無,有時多,有十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循環。

當月亮轉到太陽和地球之間,這時月亮以揹着太陽光的黑暗半球對着地球,我們便看不到月亮了,這叫做“朔”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初一。

從朔日後的第一天,太陽一落山,月亮已經在西方地平線上了,往後每隔一天,月亮的位置就向東移一點,而它的形狀象一把狹窄的鐮刀,一天一天的肥胖起來,到七八天後,它以明亮和黑暗各有一半朝向地球,這時太陽一下山,它已十懸掛在天頂的半輪明月了,這叫做“上弦”。其明亮半圓的直邊朝向東方,一般出現在農曆每月初七或初八,初九,初十。

往後,月亮的明亮部分越來越大,到了地球處在太陽與月亮之間,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正對着地球,太陽正當落山時,月亮便從東方升出來,我們整夜可以看到一輪圓整的明月,這叫做“望”,出現在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十七日。

望日以後,因為這時月亮便向東移的緣故,月亮上升的時刻,一天比一天推遲,同時月亮的明亮半球朝向地球的部分,看起來也一天比一天少,到了望日後七八天,月亮又以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各有一半朝向地球,有成了一個半圓形,這叫做“下弦”。其明亮半圓的直邊朝向西方,一般出現在農曆每月二十或二十三,二十四日。這時月亮到半夜才升起來,直到第二天上午,還可以在太陽的右方天空看到它。

下弦以後,月亮的明亮半圓逐漸向內凹曲,變成鐮刀形,而且一天比一天逐漸狹窄起來。這時月亮東昇的時刻一天一天地接近太陽出來的時刻。最後又回到太陽同一方向,也就是月亮又轉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它又以整個黑暗半球朝向地球,又成為無月之夜的朔日了。

月亮從這次“朔”到下次“朔”,或從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週,叫做“朔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