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食療 推薦十款養生藥膳食療方

藥膳食療 推薦十款養生藥膳食療方

藥膳食療的基本介紹

藥膳食療是利用食物進行防病治病,或促進病體康復,是以食品的形式來具體應用。它既不同於藥物療法,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別。

基本原則

一、 辨證施膳

辯證的理念是從中醫中來的,而它的意思就是我們應該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藥膳食療的作用。如果沒有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而是隨意的選擇藥膳食療方的話,不僅無益於健康,還會損傷身體哦!

中醫認為,臨牀病證不外虛證、實證、寒證、熱證。如神疲氣短,倦怠懶言,舌質淡,脈虛無力等為虛證;形體壯實,脘腹脹滿,大便祕結,舌質紅,苔厚蒼老,脈實有力等為實證;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脈遲等為寒證;口渴喜冷,身熱出汗,舌紅苔黃,脈數等為熱證。

根據中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虛證患者以其陰陽氣血不同之虛,分別給予滋陰、補陽、益氣、補血的食療食品治之;實證患者應根據不同實證的證候,給予各種不同的祛除實邪的食療食品,如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證,給予温熱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熱性病證,給予寒涼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

對於辯證施膳影響較大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個人的體質狀況了。實際上,如果對中醫有所瞭解,那麼你就會發現不同的人其實體質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藥膳方。比如體胖的人宜吃清淡的食物,而消瘦的人宜吃滋陰生津的食物。

春季萬物始動、陽氣發越,此時要少吃肥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泄,應多食清淡之菜蔬、豆類及豆製品;夏季炎熱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綠豆、西瓜、鴨肉等;秋季萬物收斂、燥氣襲人,宜吃些滋潤性質的食品,如乳類、蛋類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伏藏,此時最宜吃些温熱禦寒之品,如羊肉、狗肉、乾薑等。

二、全面膳食

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飲食內容上儘可能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間的合理搭配。現代營養學認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七大類物質。

這幾大類營養素分別存在於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如糧食類食物主要含有豐富的糖類,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魚、肉、奶、蛋類則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因此,如果對於飲食片面的進行追求的話,那麼就必然不能獲得健康的身體。比如一味的追求素食,而忽視了肉類等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那就必然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引發低蛋白血癥,久而久之,就會引發更加惡劣的影響哦!

而效仿西方的膳食結構模式,大量攝入動物性食品,勢必使某些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也使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風等病的發生增多。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採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

全面膳食是現代營蕎學一個基本的觀點,其實,在中醫食療學中也早有類似認識,如我國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曾經明確提出膳食配伍的原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五穀,為米、麥及其他雜糧類食物的泛稱,五果、五菜則分別指古代的五種蔬菜和果品,五畜泛指肉類食品。谷、肉、果、菜這四大類食物,分別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以滿足人體功能活動的需要。

三、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指每天進食宜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進食的量,一是指進食的時間。

定量

飲食定量,主要強調飲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飽不飢,尤其是不暴飲暴食。否則會使腸胃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產生。如《黃帝內經》所説:“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千金要方》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的害處,“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飲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飲食過量,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不能及時消化,進一步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輸布,從而產生一系列疾病。

相反,進食過少,則脾胃氣血化生乏源,人體生命活動缺乏物質基礎,日久會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相應病變的發生。因此,飲食有節,食量有度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

定時

我國傳統的進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這與飲食在胃中停留和傳遞的時間有關。食物進入胃中,一般素食4小時,肉食約6小時,然後由胃經十二指腸進入小腸,當胃剖空到一定程度時,便產生飢餓感,故可再度進食。

研究證明,早、中、晚這三個時間內人體的消化功能特別活躍。按照相對固定的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奏地進行活動,脾胃協調配合,腸胃虛實交替,有張有弛,食物則可有條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若不分時間,隨意進食,零食不離口,就會使腸胃長時間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腸胃消化的正常規律被打破,胃腸虛實無度,久而久之可發生脾胃病變。

在一日三餐中,歷來主張“早餐好,午餐飽,晚飯少”。這種説法有一定的科學性,與人體晝夜的生理變化有關。因為人身的陰陽氣血的運行,在晝夜中有盛衰的不同。

藥膳食療 推薦十款養生藥膳食療方 第2張

早餐時間,經過一夜的休息,早晨陽氣活動開始旺盛,胃中處於相對空虛狀態,亟需補充營養,以滿足上午的工作需要。

午餐時間,處於一日當中,且經半天的勞動,消耗較多,故宜適當多進食,才能彌補損耗,滿足下午勞動工作的需要。

晚飯後,一般活動較少,消耗不多,故宜少食,否則常為致病之因。當然,一些夜生活豐富者,晚餐不僅要好,還要加夜宵。

藥膳食療的特點

1.具有獨特的理論學説

藥膳食療具有獨特的理論學説,不僅僅是指其具有中醫藥學獨特的理論學説,也包括了其自身的理論特點。如在對食物營養素的認識上,提出了食物性味學説、歸經學説、以髒補髒學説、發物學説等;在食物的選擇上,在強調養生與食療作用的同時,還特別重視養生與食療的飲食禁忌,形成了內容豐富的飲食禁忌學説;在藥膳食療的配方上,在注重食物合理搭配的同時,還提出了配伍禁忌學説;在藥膳食療的烹飪加工上,強調不同烹飪加工方法對食物性能的影響等,所有這些理論學説都是對世界營養科學的重要貢獻,也極大地豐富了世界營養科學的內容和理論。

2.具有豐富的內涵

藥膳食療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內涵也不斷地得到豐富和完善。在飲食養生上,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通過飲食養生達到預防疾病的內容外,還特別強調了無病強身,包括聰耳、明目、烏髮、養顏、益智、安神、壯陽等,內涵十分豐富,這對增強人體的健康素質、

提高人類的生存質量、延長人們的壽命具有更加積極的意義。在飲食治療上,它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通過食補達到治療營養不良性疾病的內容外,還充分發揮食物作為藥物的治療作用,如馬齒莧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通淋;陳皮能理氣調中、燥濕化痰;山楂能消食化積、活血散瘀;茯苓能利水消腫、健脾止瀉、寧心安神;薺柴能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平肝降壓;海蜇頭能清熱化痰、消積潤腸;生薑能發汗解表、温中止嘔、温肺止咳等,食療範圍非常廣泛,真正體現了“藥食同用”的思想。

3.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

中醫藥膳食療學來源於長期的醫療保健實踐,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同疾病做鬥爭、追求健康長壽的經驗總結。它來源於人們的醫療保健實踐,是對幾千年實踐經驗的全面總結,它在指導人們養生保健方面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能夠指導人們解決在養生保健方面所存在的各種問題。

如人蔘補氣,能夠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枸杞子補肝明目,能夠保護視力,改善視覺效果,減少各種有害因素對視力的影響;黑芝麻補肝腎、烏鬚髮,能夠起到美容美髮的效果;豬蹄補血通乳,能夠保證產婦哺乳的需要;龍眼肉養血安神,可以提高睡眠的質量;海蔘補氣壯陽,能夠改善腎虛陽痿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人口中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已達到70%,如何預防亞健康狀態已經成為21世紀人們關注的熱點。中醫藥膳食療學具有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將在預防亞健康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藥膳食療與藥物療法的關係

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説,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説“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因此,食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羣,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着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藥膳食療 推薦十款養生藥膳食療方 第3張

藥物療法主要使用藥物,藥物性質剛烈,自古有“毒藥”之稱,主要是為治病而設,因此藥物療法適應範圍較侷限,主要針對患者,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隨便施藥,虛證用瀉藥,實證用補藥,或熱證用温性的藥物,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用藥必須十分審慎。

食物療法寓治於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藥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藥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更換,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使之味美色豔,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當然,由於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利用其所長,運用於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階段,食物療法與藥物療法相互配合,相互協同,相得益彰。

美容藥膳食療

1、鱔魚湯

鱔魚絲、雞蛋各50g,麪筋條、雞絲、醬油、麻油各5g,精鹽3g,醋2g,胡椒粉、味精各1g,雞湯400ml,鱔魚湯100ml,葱末、濕澱粉、薑末各10g。製法:鍋內放入雞湯、鱔魚湯,燒沸放人鱔魚絲、雞絲、麪筋條、醬油、鹽、醋、葱、姜,燒好倒人雞蛋花,用濕澱粉勾芡,燒沸後盛入碗中加上胡椒粉、味精、麻油即成。佐餐食用。

有舒筋活血,潤澤肌膚之功。

2、淮山雞

淮山藥120g,老母雞1只,生薑3片,黃酒10g,食鹽3g。製法:活母雞宰後去毛及內臟,洗淨,控幹,切塊。雞肉塊一半放入瓷盆,再放淮山藥片,上面再放另一半雞塊,淋入黃酒,加入薑片,精鹽,用旺火隔水蒸3小時,至雞肉酥爛。飯前空腹飲湯,每次1小碗,每日2次。雞內金可佐膳蘸醬油吃。山藥也可食,或嚼後棄渣。

有補肺虛,益五臟,強筋骨,潤肌膚,美容顏之功。

3、白扒魚翅

水發淨魚翅400g,海米10個,料酒20ml,鮮奶100ml,鹽2g,澱粉、葱絲、薑絲各10g,雞湯、味精各適量。製法:將海米放入雞湯中燒開,做成鮮湯;另一鍋內倒入香油20g,燒熱後放入葱、薑絲,煸出香味後倒入鮮湯、鮮奶,接着下入魚翅,再放味精、鹽,煨30分鐘,出鍋前淋入澱粉、香油即成。佐餐食用。

有益氣養胃,補腎益精,潤膚美容之功。

4、黃芪雞肉湯

雞胸肉200g,香菇3朵,豌豆莢20g,胡葱3根,生薑5片,黃芪10g,植物油、味精、醬油、芝麻油、澱粉、胡椒各適量,精鹽2g。製法:將雞胸肉去皮,切成一般大小薄片,撒上鹽與胡椒、澱粉備用;豌豆莢去筋;香菇泡發,去蒂;胡葱與生薑切末;鍋中加入植物油與鹽,稍微加熱後,注入6杯開水,加入生薑、黃芪和加工好的雞肉,煮約3分鐘,依序加入香菇、豌豆莢、胡葱煮1分鐘,再用胡椒、味精、芝麻油,並醬油調味即可。食肉喝湯,常食用。

有潤澤皮膚,使皮膚光滑細嫩之功。

5、靈芝雞蛋湯

雞蛋2個,靈芝60g,紅棗12枚,白糖適量。製法:將靈芝洗淨,研碎;紅棗去核,洗淨;雞蛋煮熟去殼。將雞蛋、靈芝、紅棗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靈芝出味,加入白糖煮沸即可。食蛋喝湯,每日1劑。

有益氣補血,養顏護膚之功。

6、豬胰蘿蔔湯

豬胰2個,胡蘿蔔250g,紅棗10枚,生薑、鹽、味精適量。製法:將豬胰切去.白脂,洗淨,切成片,加生薑、鹽醃10分鐘;胡蘿蔔去皮,切成小塊;紅棗去核。將胡蘿蔔、紅棗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胡蘿蔔熟後,加入豬胰煲熟,加鹽、味精調味即可。可常食。

有健脾養血,潤膚美容之功。

7、莧菜肉片湯

紅莧菜150g,瘦豬肉60g,鹽、清湯、香油各適量。製法:將莧菜洗淨,切成小段;豬肉洗淨,切成薄片。鍋中加入清湯、莧菜、肉片,用武火煮沸後,撇去浮沫,改用中火煮約15分鐘,加鹽、香油調味即可。每日1劑,1次或分次食完,連食20日。

有滋養潤膚,護膚美容之功。

8、金針蚌肉湯

鮮蚌肉250g,鮮金針菇120g,鹽、料酒、葱花、豬油、味精各適量。製法:將蚌肉、金針菇洗淨。鍋中放人豬油,燒熱,倒人蚌肉.稍炒,加入金針菇、料酒、鹽、葱花及清水適量,用文火煮20分鐘,加味精調味即可。佐餐食用,可常食。

有潤澤肌膚,護膚美容之功。

9、菊花山楂茶

菊花15g,生山楂20g。水煎或開水沖泡10分鐘後即可飲用。每日一劑代茶飲。此茶具有健脾、消食、清熱、降脂的功效。

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等。

10、菊楂決明

茶菊花10g,生山楂片15g,決明子15g。將決明子打碎,同菊花、生山楂片水煎。可酌加白糖,代茶飲。具有疏風、散熱、平肝、潤腸通便降壓功效。

適用於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患者,對於陰虛陽亢、大便祕結等症效果更好。

11、菊花蘿蔔粥

菊花6g,胡蘿蔔100g,葱花5g,食鹽、味精、清湯適量,香油5g。將胡蘿蔔洗淨切片,鍋上火,倒入清湯,放入菊花、食鹽、胡蘿蔔煮熟。撒上葱花、味精,淋上香油,出鍋後盛入湯盆即可。

此湯具有良好的明目養眼功效。

藥膳食療 推薦十款養生藥膳食療方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