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綜合徵竟有17種 讓我們一起見招拆招

經期綜合徵竟有17種 讓我們一起見招拆招

  説起來讓你嚇一跳,女性經期綜合症有多達17種!頭痛、乳房脹痛、疲勞、易怒···各種跟隨大姨媽而來的風風雨雨總是讓人難以忍受,怎麼辦?來看看如何見招拆招,擊退各種經期綜合症。

頭痛到失去方寸,腹瀉到難以把持,暴怒到人人害怕,焦慮到手足無措,浮腫到走形難受……這些月經期和經前的痛苦,不是女人難以瞭解,同是女人也不一定感受到。

人們將生孩子比作“女人最痛”,也把“大姨媽”駕到視作女人“痛並快樂的事”。“大姨媽”每個月都來造訪,掀起“腥風血雨”,使不少女性感到困擾,尤其是有各種月經綜合徵的女同胞。痛苦若長期相伴,女人不但不快樂,還不健康

本次,小編為你搜索各種招式,教你如何應對各種隨“大姨媽”而來的風風雨雨。

見招拆招!擊退N種“大姨媽”綜合徵

【身體症狀】

頭痛

血虛、血瘀或肝火旺

每到經期,或月經前後,明顯感到頭痛,嚴重者甚至劇烈到想撞牆。

專家:經前頭痛應是功能性的,並沒有臟器的疾病。如果經常經前頭痛,應該先做檢查,排除一些可以導致頭痛的疾病。若平時也有頭痛症狀,或頭痛很嚴重(有的人痛到想撞牆),就要做CT、MR,排除腫瘤佔位導致的頭痛。

區別:經期感冒引發的頭痛。臨牀上大多數人經前頭痛發作於太陽穴附近,白領一族多發,還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失眠等經前綜合徵。也有的人,只在某次月經期間感冒了而發作,平常“大姨媽”來時不會頭痛,這與月經綜合徵導致的頭痛無關。

尋因一:血虛

體質虛弱或大病久病,長期慢性失血,“大姨媽”來時經血下注衝任,腦失去營養,所以頭痛。

【特徵】血虛導致的頭痛常發生在經期或經後,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悸、睡眠不好、乏力、疲倦,舌淡、舌苔薄。

【應對】養血益氣。

【方藥】八珍湯,酌情加一些枸杞、首烏。(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二:肝火

情志內傷、忿怒鬱結、氣鬱化火,氣火容易隨着衝氣上到腦,導致頭痛。

【特徵】常發生在經期,疼痛劇烈,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口苦咽乾,舌紅、舌苔薄黃。

【應對】養陰清熱,柔肝熄風。

【方藥】枸杞地黃丸,酌情加一些苦丁茶、夏枯草、白蒺藜。(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三:血瘀

情懷不暢,血行不暢,瘀血積聚在體內,脈絡又不通暢,因而頭痛。

【特徵】經前、經期頭痛劇烈,入夜更嚴重;經血紫黯有血塊,伴有小腹疼痛,舌色黯淡,舌尖、舌邊有齒印。

【應對】調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通竅活血湯。(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腹瀉

經期綜合徵竟有17種 讓我們一起見招拆招 第2張

脾虛或腎虛

每次“大姨媽”來的前後和期間,發生腹瀉,排泄物甚至清稀如水,一日腹瀉數次。

專家:專家表示,經期拉肚子,主要原因是脾、腎虛。中醫認為,脾主導着消化、吸收,而腎為胃之關,管理的是大小二便,而“大姨媽”駕到,脾腎更虛弱,導致拉肚子。

區別:應與經期偶發因飲食過度或感冒導致腹瀉的區別。

尋因一:脾虛

本身就脾虛的人,來月經時氣血下注,脾虛更嚴重,濕濁隨着脾虛而下注,所以腹瀉。

【特徵】多發生在經前和經期,大便稀薄,感覺腹脹,疲勞、手腳痠軟或面部、四肢浮腫;月經量多、顏色淡。

【應對】健脾益氣,化濕調經。

【方藥】參苓白朮散。(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二:腎虛

先天腎虛的人,腎氣因來月經而不足,脾也因此失去温暖,發生腹瀉。

【特徵】大便清稀如水,容易在天亮前拉肚子,腰膝痠軟,頭昏耳鳴,手腳冰冷、怕冷;月經顏色淡。

【應對】温腎扶陽,暖土固腸。

【方藥】健固湯+四神丸。(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眩暈

血虛、陰虛或脾虛挾痰

每逢“大姨媽”到訪期或到訪前後,就會有頭暈目眩的症狀,且伴隨月經週期發作。

專家:虛證、實證均可致病:血虛、陰虛的人會有,痰濕的人也會有。

區別:其他眩暈。經期眩暈每次必伴隨月經週期發作,日常也會發作的眩暈,與此無關。

尋因一:血虛

血虛不能上行,導致頭暈目眩,血虛也導致經血不足,經量必然少。

【特徵】經期或經後,頭暈目眩、經量少,經色紅、稀,面色黃或蒼白,心悸、睡不好。

【應對】養心益脾。

【方藥】歸脾湯,加枸杞、制首烏。(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二:陰虛陽亢

陰虛陽亢,風熱上擾,所以經期頭暈目眩。

【特徵】經期頭暈目眩,經血量多、顏色鮮紅,人煩躁易怒、口乾咽燥,舌頭紅、舌苔黃。

【應對】滋陰潛陽。

【方藥】天麻鈎藤飲。(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三:脾虛挾痰

脾虛,濕邪聚成痰,痰濕相互作用下,清陽、濁陰,導致頭暈且感覺沉重。

【特徵】發生在月經前後,頭暈沉重、胸悶、胃口差、舌苔白膩。

【應對】健脾温陽,化痰祛濕。

【方藥】半夏白朮天麻湯。(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乳房脹痛

肝氣鬱結或肝腎陰虛

每次“大姨媽”到訪前,或經期、經後,乳房脹痛就會出現,或乳頭脹癢疼痛,甚至不小心碰到都痛苦萬分。

專家:經期前後的乳房脹痛多由七情內傷、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引起,也可因肝腎精血不足,經脈失去滋養所致。

區別:“乳房增生症”或“乳房惡性病變”。乳房脹痛隨月經週期反覆發作,經後多逐漸消失。若乳房有結節或腫塊,經後不能消失,就要排除是否“乳房增生症”或“乳房惡性病變”。

經期綜合徵竟有17種 讓我們一起見招拆招 第3張

尋因一:肝氣鬱結

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肝氣鬱結,導致乳絡不暢,每次經前或經期乳房脹痛。除此之外,還有胸悶脅脹、精神抑鬱、舌苔薄白等表現。

【應對】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舒肝散+茯苓。(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二:肝腎陰虛

除了乳房脹痛,還有腰膝痠軟、兩眼乾澀、咽乾口燥、舌紅少苔等表現。

【應對】滋腎養肝。

【方藥】一貫煎。(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浮腫

脾腎陽虛或氣滯血瘀

浮腫可發生在經期前後,也可發生在經期,浮腫通常發生在臉和四肢。

專家:經期浮腫的發生率不低,多因脾、腎陽虛導致,還可因氣滯血瘀。脾、腎陽虛會身體排水能力變差;氣滯血瘀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滯留在體內,顯現為浮腫。

區別:肝、腎功能不良導致的水腫。經期浮腫一般在月經乾淨後消退,如果浮腫不消,要考慮是否為肝、腎功能不良而引起的水腫。

尋因一: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控制不了水濕,導致積蓄體內。【特徵】“大姨媽”來時面部、四肢浮腫,按下沒過手指,同時腰膝痠軟、腹脹沒胃口、大便稀,以及月經量多、經色淡紅。

【應對】温腎、健脾、利水。

【方藥】苓桂術甘湯,加補骨脂、川穹、巴戟。(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二:氣滯血瘀

氣滯、血液循環不順暢,肢體因此腫脹。

【特徵】經期肢體腫脹,按下隨着手彈起,同時有喜歡歎氣、舌苔薄白的特點。

【應對】理氣活血。

【方藥】八物湯,加澤蘭、茯苓皮。(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精神症狀】

情志異常(易怒、抑鬱、焦慮、失眠)

肝氣鬱結或痰火旺

“大姨媽”到達前後或正來時,出現煩躁易怒、悲傷啼哭的表現,或有抑鬱、喃喃自語、徹夜不眠的煩惱。

專家:肝氣鬱結是最主要的原因,有的還因為思慮過多。

區別:與一般性的易怒、抑鬱、失眠、焦慮須區別。經期情志異常,隨月經週期反覆發作,多數人在經前出現,持續時間可達5~10天,月經乾淨後情志恢復正常。

尋因一:肝氣鬱結

情懷不暢、肝氣不舒,導致脾虛,心神失去滋養,導致“六神無主”而發作。

【特徵】悶悶不樂、情緒不寧、胸悶、不想吃東西,舌苔薄膩。

【應對】疏肝解鬱。

【方藥】逍遙散。(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尋因二:痰火上擾

情志鬱結,鬱而化火,煉液成痰,痰火積聚後上蒙清竅,導致神志異常。

【特徵】狂躁不安、頭痛失眠、面紅耳赤、心胸煩悶,舌紅、舌苔黃厚或膩。

【應對】清熱滌痰。

【方藥】生鐵落飲。

經期綜合徵竟有17種 讓我們一起見招拆招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