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陰脾經對人體的作用 脾經上穴位的功能

足太陰脾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脾經。循行部位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在內踝上8 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本經脈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

脾經對人體的作用。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主治於脾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等。

足太陰脾經對人體的作用 脾經上穴位的功能

脾經養生

養生時間:足太陰脾經巳時(9點至11點)旺。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脾主運化,脾統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質量好,所以嘴脣是紅潤的。

脣白標誌血氣不足,脣暗、脣紫標誌寒入脾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虛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這段時間是脾經開穴運行的時間,也是護脾最好的時間段。

吃中午飯,建議多選擇牛肉、羊肉、豬肉、扁豆、番薯、馬鈴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選擇蘋果、橘子、檸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選擇綠茶、花茶、蜂蜜水等。

足太陰脾經對人體的作用 脾經上穴位的功能 第2張

脾經包含各穴位功能作用。

本經脈腧穴有: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共42穴,左右各21穴。

①大都——滎穴

位於足大趾內側,第1蹠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在拇展肌止點,有足底內側動、靜脈的分支;布有足底內側神經的趾底固有神經。

有健脾利濕、和胃寧神功能;主治於腹脹,胃痛、食不化,嘔吐,腹瀉,便祕;熱病,無汗、體重肢腫、厥心痛、不得卧、心煩。操作方法直刺0.3~0.5寸。

②公孫——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衝脈)]

位於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在太白後約1寸;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足大趾內側,赤白肉際處取穴。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內側動脈分支及足背靜脈網;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有健脾化濕、和胃理中功能;主治於胃痛,嘔吐、飲食不化、腸鳴腹脹、腹痛,腹瀉,痢疾,多飲、霍亂等症狀。操作方法直刺0.6~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