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清潔執法隊伍需配齊配強

鄉村清潔執法隊伍需配齊配強

□ 本報記者 馬豔

2016年7月1日,廣西首部規範鄉村環境建設的法規——《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清潔條例》施行。條例對鄉村清潔經費來源、標準,保潔員待遇、職責以及村民委員會和鄉村居民具體要求、約束機制等作出規定,明確鄉鎮政府可以對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開罰單,使鄉村建設從道德約束提升到法律的高度。

一年來,廣西各地貫徹落實條例的情況如何?《法制日報》記者近日跟隨廣西環保世紀行新聞採訪組進行了深入走訪。

鄉村華麗蜕變

山青、水淨,亭台、廣場、荷花塘,這是記者走進賀州市鐘山縣清塘鎮裏村的第一印象。

“裏村具有溪水環繞、古木成林、荷花池塘等優勢,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池塘景觀美化,成為當地有名的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的好去處,每年吸引上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賀州市鐘山縣清塘鎮鎮長岑立餘介紹説。

4年前,裏村還是一幅“髒亂差”的景象,跟隨“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的腳步,裏村開始了一場華麗的蜕變。

村民通過選舉成立理事會,負責美麗鄉村建設的管理工作。理事會12名成員無償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責,籌集保潔經費,配備保潔員,統一放置垃圾收集箱,同時加大廣西鄉村清潔條例的宣傳力度,帶動羣眾積極參與各項環衞活動。

2015年7月以來,裏村羣眾自發籌集資金28萬元,縣財政獎補28萬元用於池塘景觀美化,縣發改局、鄉村辦等投入大量資金幫助村裏改善各項基礎設施。

環境衞生面貌變好後,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增高。村裏引進社會資金建設160餘畝的紫薇花海,引進盆景苗木的產業模式。

“全村以產業帶動旅遊業,以旅遊業帶動市場,以市場帶動銷售,以銷售帶動增收。村民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遠近聞名的宜居鄉村。”岑立餘説。

裏村是賀州市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賀州市認真組織貫徹實施廣西鄉村清潔條例,以農村垃圾治理為切入點,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着力點,全市廣大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目前,賀州市建成各類垃圾焚燒處理場217座,農村生活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達278.3噸。全市707個建制村全部落實村屯保潔員並收取了保潔費,多個村屯進行了污水收集和處理試點。

“條例是我們抓實鄉村清潔工作的基本遵循,全市抓好鄉村清潔基礎設施保障,完善長效保潔機制,同時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確保產業清潔生產和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賀州市副市長義芳介紹説。

農村改廚改廁

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鎮江西坪村位於靈渠之畔,是興安縣現存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桂北民居古村落之一。村子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有古民居建築20多座。

“三米驛站”是村民引以為傲的一處景點,展示當地最為特色的米酒、米粑和米粉文化,驛站內房屋、色調、建築羣等精心設計,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鄉村文化集市畫面。

很難想象,古村落在一年前還是“臭氣熏天”。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過去村民的茅廁都建在水塘的四周,生活污水隨意流入塘裏,人都不願路過。”

2016年7月,江西坪村啟動改廚改廁試點,邀請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全面技術指導,針對每户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黨員、村民小組長紛紛帶頭拆除舊廁所、茅草房,哪家有疑問、有矛盾,矛盾糾紛調解組及政策宣傳組上門調解。

不到3個月時間,全村拆除舊房8座,舊廁所6座,遷墳3座,讓出公共建設用地4000多平方米,共投入改造資金50多萬元,完成改廚改廁145户,受益羣眾600餘人。

“如今的江西坪村,可謂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步步古韻。”興安縣副縣長文新祥介紹説。

江西坪村是桂林市啟動農村改廚改廁試點工作的試點區域之一,全市共9個鄉鎮22個村屯2516户參與。2016年7月啟動,11月底全面完成。

“農村改廚改廁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加快‘美麗廣西·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抓好農村改廚改廁工作意義非常重大,我們取得了預期示範效果,全區推廣、總結了我們的經驗。”桂林市副市長仇祖和介紹説。

違法行為處罰難

條例的出台將鄉村清潔工作納入規範化法治化軌道,鄉村清潔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鍵在於廣大農村居民遵守和執行鄉村清潔規範。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條例實施中仍然存在羣眾遵守鄉村清潔條例自覺性不高,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

2016年9月21日上午,賀州市鐘山縣鳳翔鎮石壩村的李姓村民在村前河道傾倒生活垃圾,鎮政府工作人員對其勸告並要求整改後,李某仍隨意在溝渠、江河傾倒垃圾。隨後,鳳翔鎮依據條例有關規定,依法對其處以200元罰款。10月10日,該村民前往鎮政府服務中心繳納了罰金。

據瞭解,這是賀州市開出的首張違反廣西鄉村清潔條例的罰款單。截至目前,全市已處理鄉村清潔違法行為3起,涉及人數4人,處罰數額共250元。

條例明確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其委託的鄉鎮綜合執法機構行使處罰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鄉村清潔執法隊伍建設不完備、鄉村清潔違法行為處罰難落實等問題。義芳分析説,條例缺乏統一且規範的執法標準,執法工作操作起來較困難。垃圾、污水等是動態產生的,取證較困難。

目前,賀州市主要通過委託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等部門開展鄉村清潔執法活動,執法人員大多需要承擔較繁重的業務工作,對鄉村清潔執法難以兼顧。並且,執法人員中僅有部分人員領取有行政執法證,面對違法當事人,目前大多隻能以宣傳、勸導教育為主,大部分未作出書面的行政處罰決定,影響執法工作的實質開展。

對此,義芳建議,在自治區層面明確鄉村清潔執法機構,明確其職能職責,配齊鄉村清潔執法隊伍。強化執法人員的執法培訓,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水平。在自治區層面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執法培訓和執法資格考試等,推動鄉村清潔執法工作的落實。

廣西區委黨校法學教研部講師周正建議,充實與優化“四所合一”綜合執法隊伍,對原有人員加強政策與法律培訓,新進人員應以專業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為主;儘可能將適合鄉鎮承擔、由鄉鎮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下放到鄉鎮,依法合理界定縣鄉之間職責權限,明確下放的事項和管理範圍,加強指導監督。同時,以縣為單位,制定實施擴權事項的監管辦法,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規範鄉鎮的管理和執法行為。

此外,周正建議,由自治區政府出台關於貫徹落實條例的規章,明確基層行政執法隊伍對條例的執法權來源。應當理順總體執法細則,包括執法人員資格、執法形式、取證要求、執法記錄、罰款收繳與上交程序、告知與送達程序等。

條例明確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其委託的鄉鎮綜合執法機構行使處罰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鄉村清潔執法隊伍建設不完備、鄉村清潔違法行為處罰難落實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