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的功效與作用

海月的功效與作用

海月的簡介

【異名】鏡魚(《臨海異物志》),以下魚(《食療本草》),海鏡、膏葉盤(《嶺表錄異》),蠣鏡(《閩中海錯疏》),石鏡(《海南志》),窗貝(《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不等蛤科動物海月的肉。

【動物形態】海月 貝殼2片,圓形而扁平,殼質薄,透明,邊緣很易破碎。左右兩殼不等,左殼較凸,右殼較平。殼面放射肋及同心的生長紋都極細密,近腹緣的生長紋略呈鱗片狀。殼表面白色,頂部微紫色。殼內面亦白色,具雲母樣光澤。鉸合部大,右殼具有2枚長度不等的齒尖,作“∧”字形排列,左殼相應的部位,形成2條凹陷,上有紫黑色的韌帶。閉殼肌1個,閉殼肌痕圓形,位於殼的中央。足部退化成指狀。 生活於暖海潮間帶中下區及淺海沙質或泥沙質的海灘表面。右殼朝下,左殼向上。分佈東南沿海。 本動物的殼(海月亮)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海月的功效與作用

消食化痰,調中利膈。主痰結食積;黃疸;消渴

海月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擴展閲讀:海月生態環境

棲息於潮間帶中低潮區至20餘米水深的沙質或泥沙質海灘的表面,左殼向上,右殼朝下。殼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壺、苔蘚蟲及藻類等附着物。產卵期在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