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吳茱萸正確的用法

關於吳茱萸

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説。春秋戰國時代,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有一年,吳國將吳萸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大為不悦,不聽吳臣解釋,將其趕了出去。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並種在自家的院子裏。

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胃疼難忍,諸藥無效。此時,朱大夫將吳萸煎湯治好了楚王的病。當楚王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並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吳茱萸正確的用法

吳茱萸為臨牀常用的中藥之一,那吳茱萸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味辛、苦,性熱。歸肝、脾、胃、腎經;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主治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

吳茱萸的正確用法

凡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者,多與乾薑、桂心、白朮、人蔘等配伍,以温中散寒止痛;凡肝胃不和,嘔吐吞酸偏寒者,與可乾薑、半夏等温中藥同用;若肝鬱化火,脅痛口苦,嘔吐吞酸者,可與黃連合用。

用來配橘核治疝痛,佐補骨脂等治脾腎虛寒所致的“五更瀉”,佐四物湯等治虛寒經痛(月經不調,並有小腹冷痛)。

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吳茱萸正確的用法 第2張

吳茱萸湯配當歸、肉桂可治虛寒頭痛。外用以吳萸妙鹽熱敷腹部可治腹部氣脹;以吳萸末醋調敷足心治小兒口舌生瘡而致的口角流涎,都有一定療效。

凡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而致厥陰頭痛,乾嘔吐涎涎者,多與人蔘、生薑、大棗配用,以温肝暖胃,降逆止痛;凡下焦寒糊里糊塗所致疝氣腹痛者,可與川楝子、小茴香、木香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