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的原因 預防調護方法

嘔吐的原因

1、外邪犯胃

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或穢濁之氣,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隨逆氣上出,發生嘔吐。

由於季節不同,感受的病邪亦會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2、飲食不節

飲食過量,暴飲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潔食物,皆可傷胃滯脾,易引起食滯不化,胃氣不降,上逆而為嘔吐。

3、情志失調

惱怒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胃氣上逆;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難運化,胃失和降,均可發生嘔吐。

嘔吐的原因 預防調護方法

嘔吐的原因

4、病後體虛

脾胃素虛,或病後體弱,勞倦過度,耗傷中氣,胃虛不能盛受水谷,脾虛不能化生精微,食滯胃中,上逆成嘔。

病機

嘔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與肝脾有密切的關係。基本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病理性質不外虛實兩類,實證因外邪、食滯、痰飲、肝氣等邪氣犯胃,以致胃氣痞塞,升降失調,氣逆作嘔;虛證為脾胃氣陰虧虛,運化失常,不能和降。

病理演變

初病多實,嘔吐日久,損傷脾胃,脾胃虛弱,可由實轉虛。亦有脾胃虛弱,復因飲食所傷,而出現虛實夾雜之證。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初起嘔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氣味,久病嘔吐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氣味不甚。

2、新病邪實,嘔吐頻繁,常伴有惡寒、發熱、脈實有力。久病正虛,嘔吐無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脈弱無力等症。

3、本病常有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惱怒氣鬱,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病證鑑別

1、 嘔吐與噎膈

嘔吐與噎膈,皆具有嘔吐的症狀。然嘔吐之病,進食順暢,吐無定時。噎膈之病,進食哽噎不順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則因噎廢食。

嘔吐大多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預後尚好。而噎膈多因內傷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較長,預後欠佳。

2、嘔吐與反胃

反胃系脾胃虛寒,胃中無火,難以腐熟食入之穀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終至完谷盡吐出而始感舒暢。嘔吐是以有聲有物為特徵,多因胃氣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和胃虛失和的不同,臨證時不難鑑別。

3、嘔吐物的鑑別

嘔吐物有寒熱虛實之別,根據嘔吐物性狀及氣味,也可以幫助鑑別。若嘔吐物酸腐量多,氣味難聞者,多屬飲食停滯,食積內腐;若嘔吐出苦水、黃水者,多由膽熱犯胃,胃失和降。

若嘔吐物為酸水、綠水者,多因肝熱犯胃,胃氣上逆,若嘔吐物為濁痰涎沫,多屬痰飲中阻,氣逆犯胃;若嘔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氣虧虛,運化失職。

證治分類

嘔吐的原因 預防調護方法 第2張

嘔吐的原因

(一)實證

1、外邪犯胃

症狀

突然嘔吐,胸脘滿悶,發熱惡寒,頭身疼痛,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

疏邪解表,化濁和中。

方藥

藿香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

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陳皮、白朮、茯苓、甘草、桔梗、生薑、大棗。

2、食滯內停

症狀

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大便或溏或結,舌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

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

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

山楂、神曲、萊菔子、陳皮、半夏、茯苓、連翹。

(二)虛證

1、脾胃氣虛

症狀

食慾不振,食入難化,噁心嘔吐,脘部痞悶,大便不暢,舌苔白滑,脈象虛弦。

治法

健脾益氣,和胃降逆。

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藥

黨蔘、茯苓、白朮、甘草、半夏、陳皮、木香、砂仁。

預防調護

1、起居有常,生活有節,避免風寒暑濕外邪侵襲。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對肝氣犯胃者,尤當注意。

3、飲食方面也應注意調理。脾胃素虛者,飲食不宜過多,同時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涼藥物。

若胃中有熱者,忌食肥甘厚膩、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禁服温燥藥物,戒煙。

4、對嘔吐不止的病人,應卧場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服藥時,儘量選擇刺激性氣味小的,否則隨服隨嘔,更傷胃氣。

以上就是為你介紹的嘔吐的原因,你們都瞭解了吧。這對於經常噁心嘔吐的人來説,真是極好的。看來上面説的噁心嘔吐以及嘔吐怎麼辦,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症狀,一定要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