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統農業問道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主線。

向傳統農業問道

以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試點為標誌,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與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不僅以11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而位列世界各國之首,而且第一個啟動了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與保護(農業部於2012年開始已分三批發布62個項目)、第一個建立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農業部於2016年發佈了28個項目)、第一個開展了農業文化遺產普查(農業部於2016年公佈了408項有潛在保護價值的傳統農業生產系統)。

從農業文化遺產地保護與發展來看,農業不應再被簡單地看作第一產業。傳統意義上的農業是指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但是,今天的農業還包括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等具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業態。一些農業文化遺產地,利用地域環境優勢、民族文化優勢,不僅生產出具有文化內涵的農產品,且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發展生物資源產業,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田園景觀、民族文化和古村落為基礎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並進一步衍生出康體、養生、教育、物流等產業。

傳統的農業資源主要指水、土、氣、生,而當把農業從“第一產業”升級為“第六產業”的時候,優美的鄉村景觀、豐富的生物資源、厚重的鄉土文化都成為產業發展的資源基礎,甚至看似繁重的勞動過程、土味十足的勞動號子都被作為體驗、感受而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睞。原來以糧棉油、肉蛋奶、瓜果菜為主的傳統農產品增加了茶花菌藥等新的農產品類型,更增加了農業文化產品、農業旅遊產品、農業保健用品等多種產品。

此外,農村不應僅僅被看作農業生產的場所和農民生活的居所,更是在區域生態安全保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生態系統和維繫農村社會穩定的文化系統。農民成為一種新型職業,他們不僅是產業經濟的直接參與者,還是農耕文化的傳承者。通過以小農為主要特徵的適度規模化經營,實現農業勞動力在“農業+”“旅遊+”“生態+”模式下的多樣化本地就業。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重要方面是開發面向市場需求的產品,提供市場需求的服務。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與保護的經驗表明,稻田養魚、桑基魚塘、農林複合等傳統農業系統所藴含的豐富生物基因、技術基因和文化基因,對當今和未來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閔慶文,系農業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祕書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